杨元庆的改变
国际化的企业需要国际化的领导人。杨元庆的变化加速了联想的国际化进程。
杨元庆在联想外籍员工中有一个响亮的简称,叫“YY”,据说是因为很少有外籍员工能把“yuanqing”发音发准了,所以直接以“杨元”两字的第一个字母作为称呼。杨元庆也接受了这个称呼。
现在,外籍高管可以和杨元庆用英语沟通了,而在5年前,杨元庆一直用着翻译。这让高管和杨元庆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双方的个性。
除了语言外,乔健说,杨元庆比以前更有耐心了,他因对业务不满发脾气的次数也在减少。联想产品集团总裁Peter说,现在的杨元庆甚至可以和我聊个人生活,这在以前很难想象。
实际上,乔健也是最老一批的联想人,也是在联想走向国际化后让自己迅速接受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才能胜任现在的职务。包括刘军、已经去控股的陈绍鹏都快速改变了自己,外籍和中方管理团队因为这样才有了合作的基础。
前IBM员工的融入
在联想北美总部罗利的团队中,有不少是IBM的团队,包括Think品牌多年来的设计负责人David Hill、北美大区负责大企业业务的Thomas Looney、产品集团总裁Peter Horteusius,他们现在对联想的文化更为认可。
除了文化,改变了还有自己在公司的位置。很多人谈到,在IBM年代,公司是一个严肃的、规模较大的整体,PC事业部只是一部分业务,发挥空间有限,而在联想中,更能一展拳脚。
以Think品牌设计负责人David Hill为例,他的团队设计了ThinkPad这个全球闻名的品牌,而黑色加小红点的设计一直以沉稳著称,到了联想后,他主持了Edge系列的设计,这款设计中甚至出现了全红的机器,在设计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我在IBM几十年,见过CEO三次,而昨天我就见了YY(杨元庆)三次,我们可能总共见过100多次面。”David Hill谈到,杨元庆会提出设计的方向,而不会去操作细节,这让自己有了很好的发挥空间。
Thomas Looney在IBM工作了31年,讲起话来依然激情十足,他认为,现在这样的动力前所未有,因为团队、产品、市场都表现良好。
联想的文化在影响这批外籍员工,老IBM团队中还有大量负责物流、研发、销售等业务的员工,他们也在融入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