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互联网 >> 浏览文章

移动互联网破冰在线教育靠小而精切入市场(3)

2012-10-14 17:31:30中国经营报 【字体:

盈利难题

在国内市场,用户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应用下载付费习惯。因此,在AppStore上做教育内容开发不挣钱。

虽然“移动互联网生态”是未来趋势,但并未成型,这为当下教育应用产品的开发设置了很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

杨正大认为,目前看,移动应用的功能都只是在填补主流教育空缺,用户这种移动平台通常做到的是看课,而不是听课。而从基础设施上看,要实现在线移动学习还需要无线带宽、及时互动技术上的完善。

教育类应用尽管在AppStore上获得了大量用户,真正愿意付费的用户却并不多。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用户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应用下载付费习惯。因此,在AppStore上做教育内容开发不挣钱,这是困扰所有开发者的问题。

规模化也是一个挑战,这类应用虽然用户有需求,但是教育应用面对的是跟线下传统教育抢用户,跟线上诸多娱乐应用抢时间的双重挑战。创新意识低,一旦有一个热门应用上线,立刻会有一大批后来者进行模仿,行业初现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同质化导致难以规模化,教育应用的生命周期非常短。

创新工场投资经理曹飞直言,目前移动教育所面临的仍然是模式不清晰问题。找不到能形成规模的模式,就不能赚钱。而爆发力强、高成长性才是投资人关注的焦点。另一个在移动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是团队均衡,背景配比。在教育领域创业,团队既要有移动互联网的人也要有具备教育资源的人,有教育资源的人还需要是很好的产品经理或研发人员,这实际上是个很高的门槛。

移动教育市场还未真正形成

教育领域一直是理论上的黄金市场,但多年来,在线教育缺乏亮眼项目,逐渐让资本失去信心。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给资本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智能终端的普及能否带来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资本如何看待教育行业正在兴起的“移动”潮流?《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启明创投合伙人甘剑平。

《中国经营报》:在教育领域,儿童教育类应用目前也逐渐从蓝海变为红海。教育培训类的创新也在涌现,资本如何看待这个市场的新兴机会?启明创投在这方面有什么投资的经验?

甘剑平:教育培训肯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除了应试教育,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小语种语言,以及各种职业培训等,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有了智能终端,APP应用可以帮助大家学习,机会还是很大。但关键要看企业有无自己独到的地方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创新的方向就是把手机的特性利用好,目前PC在线教育做得好的还是不多,有了移动端会不会有突破,还是要看怎么做。在这个领域,我们投了一个台湾的团队VIPABC。他们实际上就是在个人化和情境式的教学上有突破。做收费教育要提倡教学效果,投这个项目是我们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很大的尝试,希望能够做大。

《中国经营报》:互联网在线教育一直没出现很成功的模式或是企业,原因是什么?

甘剑平:因为互联网上用户不愿意为内容买单,另外公司做得不够创新,老师想把线下教育放到线上,这个是不对的。教育产品的用户还是有社交的需求,线上满足不了。线上构建不出这样的氛围,最关键的是没有一家企业做出非常创新和适合的产品。

《中国经营报》:从投资价值角度看,资本对于移动教育持什么样的态度?

甘剑平:在传统教育领域,线下教育有着很大的市场,也打造出很多成功的公司,可是线上教育却百战百败,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这个市场到底有没有还有待观察,这些应用工具的开发进入门槛太低,对用户来讲也许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小工具,不能让用户真的得到想要的东西并形成黏性。这样没有确定的市场不可能吸引很多投资。

目前,在移动线教育的市场还没有真正起来,没有任何一家在线教育类公司获得了市场盈利和规模。这么多创业者和APP工具应用的出现有可能就是昙花一现,可能没有人为此付费,创业者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