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养猪场将是一个样板”
“阳光明媚,一群伊比利亚猪,在橡果林中嬉戏。”画外音是丁磊的啧啧称奇。这是一段录像,周炯承认三年来的农业考察,是一段艰辛而快乐的日子。
“其实,网易农业考察,要从2008年算起。”一开始,全凭兴趣。“因为我们想积累经验,找到一个合适的着力点。丁磊本人也有一种懵懂的感觉,觉得自己也能做好农业。可到底要做什么呢?等进去之后,才发现农业的范畴太大了。”
于是,从东北的梅花鹿、四川的林麝、獐子岛的海参和鲍鱼,以及新疆的肉苁蓉,网易农业全都看了个遍。归来后,周炯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的农业绝大部分还是靠天吃饭,而且独特的条件太多,普世性的东西很少。”
这时,丁磊问大伙,“网易介入农业的意义又是什么?”论现金,没有哪个农业项目能比得上互联网的规模。“新疆的肉苁蓉,卖得是很贵,利润能达 80%-100%。可一年也就2亿元的产值。”论利润,目前也很难有哪一个行业,会比网络的毛利率更高。
大家坐下来,重新回到原点。丁磊最初要追求的是,“一个普适性的模式”。“由于网易农业的加入,再对这个模式进行创新,并推广它。”这样,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养猪上。
“养猪体量够大,光中国人一年就要吃掉 6 亿多头,从育种到屠宰、加工、配送,产业链很长。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行的现状,让我们感到大有可为。”
此后,“养猪三人组”去遍了世界上养猪业最发达的地区。比如丹麦、德国、荷兰、西班牙、日本以及美国和加拿大。“我们去了给西班牙王室供应火腿的厂子。一般考察黑猪,去一个已经很不易了。但我们在一个礼拜中,跑了三个厂。”
几年下来,他们发现,现成可以借鉴的模式几乎是“零”。
“美国养猪的模式‘不干预,圈养’。他们都用大通风,就是用一个奇大无比的风机来排风,”周炯总结说,“这是它最独特的饲养条件。
大风机很费电,但美国能源价格很低。”再者,美国的养猪大州基本都在中部,地广人稀。“地理条件就像中国新疆,几十公里才能见到一户人家。所以,它的自然防疫条件非常好。”而作为玉米大豆的主产区,饲料价格又便宜。
另外,美国养猪可以用瘦肉精,它只规定了一头猪终身用药的限量,以及出产前 3 个月不能用药。“因为这个国家的控制条件好,诚信体系也很健全。”但这些因素,在中国没有一项是具备的。而且,美国的管理并不精细。因为人工成本太贵,主要靠机器维护,工人几天才来看一次,如果发现死猪,就用机器拖出来。曾经出现过一次事故,一个采用美国模式的加拿大养猪场,因电线短路导致大火,一夜之间所有猪都被烧死了,却无人知道,直到很多天后才被主人发现。
再说“放养”的伊比利亚模式,并非欧洲模式的主流。经过考证,丁磊他们发现,真正顶级的伊比利亚黑猪,它一生只吃橡果不吃别的。但数量非常稀少,基本上一条火腿能卖到一千欧元。“道理很简单。首先,伊比利亚只有几百平方公里的橡树果林;第二,橡树果每棵出产量稀疏。另一方面,还需要土地来消纳生猪的粪便。基本上 2 公顷的土地,才能养活一头猪。”
欧洲养猪模式的主流,是丹麦、荷兰的小农场,它的特点是高度社会化的专业配套。“比方饲料的运输、排泄物的处理,还有其他的服务,都是外包的。”周炯发现:“他们几万头的猪厂,只需要两个人,而在中国却需要三四十人。”
即便如此,中国的效率远不如欧洲。“他们的一头母猪,每年出产率能达到二十多头,而中国是十五头。”这给了“养猪三人组”极大的震撼。
欧洲管理极其精细,比如丹麦的生产方式:“一户养多少头生猪,是根据劳动力多少和土地的消化面积来确定的。如果我想多养几头,那也不行。”每年,丹麦的生猪委员都会制定下一年度整个国家生猪的指标。而这个委员会,还是一个民间组织。
最后,“养猪三人组”确定了自己的“中国模式”。“要说安吉,从气候角度而言,大约是全中国最难养猪的地方了。” 周炯的说法出人意料:“江浙沪地区,四季分明。如果选择在广东、海南养猪,只要解决一种气候模式就行了。但在这里,就得对付四种气候。”
到了夏天,世界上通行的方法,就是“湿帘通风”。他打个比喻,“这是一个帘子,由一条条带着缝隙的波浪形硬纸板组成,后面是猪场。
原理很简单,水从上往下流动,大风从外往里猛吹,把温度较低的水汽夹带在空气中进入猪舍,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
但“养猪三人组”研究后发现,在安吉,这种通风模式根本“行不通”。因为,江浙一带的夏天,湿度温度都最高。“湿帘通风,不仅没把温度降下来,还增加了猪舍内的湿度。想象一下,那种高温天里又闷又湿的环境,猪在里面能舒服吗?”
“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天气干燥的东北、华北。” 周炯说,“但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在采用此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就要在全封闭设计的基础上,对猪舍进行精确的环境控制。”
在他看来,在中国对猪舍进行全封闭的设计,可以大大降低外界环境对猪舍的干扰,温度湿度可控,各种细菌病菌也能有效过滤,提高生猪的健康水平。“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药了。现在的养殖行业,人家开玩笑说是为两个人打工,一个是卖药的,一个是卖饲料的,都是洋人。网易养猪场,就是要打破恶性循环。”
如果生猪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生产效率就会随之提升。“网易猪的死亡率只要在平均水平之下,比别人少几头,利润就来了。”
而如今市场的商业逻辑是怎样的?他举了个例子:“现在大家想的是,你15头我也 15 头,但你 15 头出来的成本是 13 块钱,我 15 头出来 9 块钱,就赚了。这种反推的逻辑,没有往上走的能力或决心。所以,养猪这个行业,就呈现往下走的竞争——你下流,我比你更下流就挣钱了。”
“为什么不能像姜文说的,站着就把钱给挣了呢?” 周炯说完,笑了起来。他在电脑上点开了效果图,养猪场的全景第一次曝光。只见山丘之间,依次排列着母猪、小猪仔的猪舍。“最珍贵的公猪猪舍,我们放在最后。”一旁的林华松说。
现场的猪舍看起来,类似土家族的吊脚楼。猪舍下面是草坪,猪粪通过全密闭管道,直接输往环保处理总站,进行集中处理。周炯说,“猪场将采取一套先进的排污系统,粪水干湿分离:猪粪将提纯压缩,作为有机肥释放在基地内的林地,或者销售出去。而污水则通过净化循环使用。”
今年底,猪场建成,将进行长时间的设备调试。随后,首批猪将正式进驻猪场,明年的出栏量大约是两万头。
未来,安吉养猪场将会成为一个样板,网易将借此获得相关数据,最终建立起适合自身的第三代养殖模型。“在最难的地方成功了,以后去任何地方,我们都只需要做减法了。” 周炯说,“现在最有趣的是,已有农民在向我们订购猪粪了,要去浇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