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互联网 >> 浏览文章

iOS游戏在中国的“悲催”境遇(3)

2012-3-16 20:03:24网易游戏 【字体:

破解·外挂

全球有10%的iPhone进行过“越狱”,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60%

“要做单机就做海外,要做国内就搞联网。”上海一家iOS游戏公司的创始人王剑(化名)说。原因与十年前国内厂商纷纷转投网络游戏的原因如出一辙:因为盗版。

2011年6月,iPad 2中国大陆行货正式发售后一个月,有人在威锋网论坛上发帖,询问大家在App Store上总共花了多少钱。有人回答“0,每天下载的都是限免的”;有人回答“买的代购,1:1买的”;有人回答“0元!等越狱中”。

半个月后,iPad 2实现完美“越狱”,图文及视频的详细教程在国内各大手机网站上迅速传播。据“越狱”软件社区Cydia的创始人杰·弗里曼(Jay Freeman)估算,全球约有10%的iPhone进行过“越狱”。而在中国,“越狱”的iOS设备已经占到总量的60%以上。

两年前,修订后的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已正式认可“越狱”的合法性。借助“越狱”,用户可以安装App Store以外的扩展软件及外观主题,使用之前无法使用的功能,例如安装第三方输入法,或是把iOS设备当作移动硬盘使用。

而国内大多数用户选择“越狱”的目的只有一个——安装破解软件。

iOS游戏在中国的“悲催”境遇

“越狱”软件社区Cydia创始人杰·弗里曼估算,全球有10%的iPhone进行过“越狱”。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60%,大多为了安装破解软件。

最新的数据是,78个购买记录,只有2个是真正的购买

去年9月,一款名为“iAP Cracker”的应用程序在已“越狱”的用户中间流传开来。该程序利用了付费应用中的漏洞,通过修改程序内购买(In-App Purchase)返回的交易状态,以达到欺骗程序、实现免费内购的目的。

iAP Cracker的性质类似于网络游戏中的外挂,受其影响最大的是采用内购收费模式的单机游戏和部分联网游戏。使用这个“外挂”在游戏中刷金币、刷钻石、解锁各类内购物品,成为了很多玩家的乐趣之一,不仅造成开发者的经济损失,而且破坏了游戏本身的游戏性与平衡性。

大多数iOS游戏均已采取应对措施,设置服务器验证,封堵漏洞。然而,今年2月,一个国人编写的内购破解程序——“IAP Free”又频繁出现在了国内的各大手机论坛上,号称可支持的游戏比iAP Cracker更多,并会不断更新。

“最新的数据是78个里面有2个是真正的购买。”2月21日,在苹果开发社区CocoaChina论坛上,一名iOS软件的开发者无奈地说。

iOS游戏在中国的“悲催”境遇

3月1日,IAP Free增加了对《泽诺尼亚传奇4》的支持,用户可以免费购买游戏中的金币和宝石。IAP Free是一款国人编写的内购破解程序。

黑卡·刷榜

全中文介绍、全中文界面的游戏,竟然在国外的App Store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2011年12月,英国游戏设计师威尔·卢顿(Will Luton)在推特上称,一款叫做《胡莱三国》的中国游戏在英国App Store排行榜上升至第三位。奇怪的是,这款游戏并未针对英国市场进行本土化,游戏的介绍完全为中文,下面还有一位用户评论称:“我刚发现自己被这款游 戏收走了69.99美元,可我从没玩过这款游戏,也从没听说过它。”

两个多月后,英国手机游戏网站PocketGamer.biz报道称,《胡莱三国》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飙升至App Store排行榜的第三位。此外,来自中国的另两款游戏——《掌上三国》和《快乐****》——分别冲至第11位和第59位。在这三款游戏的用户评论中,有不 少人投诉,称自己从未下载过该游戏,也从未内购过,却被莫名其妙地扣了一笔钱。

事后接受采访时,互爱科技总裁黄建表示,《胡莱三国》其实是“黑卡”的受害者,游戏在国外排行榜上的异常现象,是部分国内玩家通过购买绑定“黑卡”的iTunes帐号,在游戏内大量购买道具所致。

iOS游戏在中国的“悲催”境遇

英国游戏设计师威尔·卢顿发现,一款叫做《胡莱三国》的全中文游戏在英国排行榜升至第三,用户称从未听说过这款游戏,却被莫名扣钱。

开发者的急功近利,过度刺激消费,以及“刷榜”等行为,也是“黑卡”泛滥的原因

游戏玩家对“黑卡”并不陌生,Xbox平台上曾有不少玩家以“黑卡”购买Live点数。

“黑卡”即来源不明的信用卡,其背后往往是破解或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的“黑客”。在App Store中国区尚未使用人民币支付之前,用户购买游戏或在游戏中内购道具必须使用双币信用卡。由于支付不便,加之贪图便宜的心理,部分用户选择低价购买 绑定“黑卡”的iTunes账号,进行消费。另一方面,游戏本身在设计时将刺激用户消费凌驾于游戏性之上的做法,也是人民币支付开通后“黑卡”仍大量存在 的原因之一。

“黑卡”泛滥的直接后果是软件开发者的高坏账率。去年10月,国内部分iOS游戏开发者的坏账率由8月份的20%,猛增至45%以上,最高甚至达到88%,这意味着,100元的销售收入,开发者最终拿到手的只有8元。

“黑卡导致国外开发商彻底放弃中国市场,中国的开发商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收入而死掉,我们死了,是小事;但老外玩家怎么看待中国玩家呢? 老外不傻,纽约时报也报道过失窃信用卡在App Store上的生意,这极大损害了中国人的尊严!”《海岛帝国》的开发者杨祥吉在微博上说。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部分开发者的“刷榜”行为,也是“黑卡”泛滥的源头之一。为了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得市场和资本的关注,一些急功近利的开发者雇 佣专业从事“App营销”的第三方公司,刷排名、刷流量、刷五星、刷好评,或是针对竞争对手刷一星、刷恶评。这些毫无诚信可言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 序,更对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iOS游戏在中国的“悲催”境遇

国内游戏大多采用内购道具的收费模式,将刺激用户消费凌驾于游戏性之上的做法,也是人民币支付开通后“黑卡”仍大量存在的原因之一。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