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互联网 >> 浏览文章

云里雾里云计算(3)

2012-7-7 5:54:35南方周末 【字体:

润泽信息港靠出租机房和机柜来赚钱。目前比较成熟的此类服务提供者亚马逊每GB数据量是一个月收费12-15美分(相当于9毛钱),而润泽定价是5毛钱。一个机位可以存200个TB,也就是一年120万元——润泽明年能够投入使用的是两栋数据楼,8000个机位。

不过,这种高增长能持续多久?要知道,云计算应用成熟的美国,在经历了需求暴增期之后,数据中心的数量从过去1100个削减到现在的300个左右。

周超男其实也并不那么乐观。“我们也许是先锋,也许是先烈。”她说。她将自己的生意跟廊坊政府严密捆绑以减少风险,“这个事情早早晚晚都是政府做的事情,我只是前面跑几步,最后还是政府来做的事。因为信息数据的安全是很重要的。”

火爆的市场上已经有公司倒下了。

10月底,一家叫做云快线的公司终止了服务。一位要求匿名的上海云计算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北京云快线公司原来用美国SUN的技术,没有自主核心技术。

而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一个课题组已经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针对云跃进的调研报告。该报告建议,对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集中管理以避免重复建设。

政府抢“云”

因为云计算数据中心耗电量极大,电价堪称杀手锏。

对关系着整个产业链的产业革命更感兴趣的,还有各地政府。为了在这场竞赛中胜出,他们各出奇招。

因为云计算数据中心耗电量极大,电价堪称杀手锏。

成都带宽成本几乎是东部地区的30倍,云计算一年要缴纳三百多万元的光纤使用金——曙光公司在无锡的数据中心每年只要十几万元。但成都为了发展云计算,依然不惜血本,拿出了当时几乎是全国最低的价格——每度电3毛7分6。

内蒙古鄂尔多斯则直接开出了每度电不高于3毛钱的超低价格优惠——北京的工业电价约为这一价格的两倍,上海约为三倍。

为了解决带宽问题,鄂尔多斯承诺在2011年年内,将补贴1.2亿元,打通鄂尔多斯至北京、上海、广州的光纤网络。为招纳人才,对落户的有关高端人才,享受不低于130平方米的住宅(5年免收租金);对工作满5年以上的人才,奖励130平方米住房一套等,对高层管理人才,每年给与不少于15万元的津贴,并解决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考察有时候也变成了“战争”:比如,因为上海的云计算产业基础比较好,很多地方政府都去上海考察云计算发展情况,但实际上却悄悄去接触当地的云计算企业,想招商回去。

地方官员们甚至公开比较各自的优劣: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马迎春就在公开场合表示,考虑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建大型数据中心,首先,看这里是不是地震多发地带,成都和重庆不符合这一点;从国防战略安全的角度考虑这个地方是不是适合建立数据中心,哈尔滨不符合这一要求。而且成都和有“火炉”之称的重庆都不利于数据中心的散热。

在云跃进中,一些地产大鳄隐身其中。南京“海峡城项目”,打着的就是云城市经济和中国云谷的概念,规划总占地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预计总建筑面积达6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预期超过600亿元。

在这些强力推动下,“云”正在经历一场大跃进。

一位上海的云计算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曾经访问过英特尔和AMD,这两家目前一年在全球的服务器销售是21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不会超过60万台。但仅仅重庆一地的目标就是要建成30万台服务器的云计算中心。

他说,“很难想象在未来,多少年才能消化掉目前已经规划建设或者建设成的数据中心资源。”

确定与不确定的未来

尽管有诸多乱象,云依然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以园区名义的云计算,都不用去看。除了黄土还是黄土。”一位走访了全国各地云计算基地的业内人士说。

据浪潮集团对全国数十个云计算中心的调查,很多地方投巨资建成了所谓的“云”系统,资源利用效率却不足20%,云计算中心成了形象工程、参观演示中心。

其实,云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目前各国政府都在抢占制高点。而中国出现的这种空置,既与四处的“跃进”有关,也与中国的市场需求还没起来有关。

实际上,前年运营商有过一轮大规模的规划,但实际落地的很少,项目纷纷压缩。原因是,这两年正好运营商背负节能减排的“政治任务”。

而云的市场,尚处在萌芽状态——受制于各种政策,海外企业在中国运营云服务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国内企业目前对数据中心的要求并不高,最多是弹性地使用一下,比如淘宝的光棍节活动促销,就需要处理短期暴增的数据量。

当各地正忙于“跃进”之时,有关云安全的问题,却有意无意被忽略了。

当数据信息不再锁在企业或个人自己的电脑中,而是被上传至云中时,毫无疑问更为危险。但各种安全隐患,如隐私威胁、身份冒充、信息滥用、信息窃听等问题,似乎被整个云计算圈内刻意忽视,鲜有人提及。

一位上海云计算产业基地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应该强制性备份云计算内容的数据。一旦云计算企业出现问题,能有其他企业接续。就像银行存款准备金。同时,应该出台全国性的指引的文件,产业指引,规范目前的市场环境。

不过,尽管有诸多乱象,他依然认为云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指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提升网络带宽。

这位人士举例说,他向台湾发送1.39G的照片文件,使用了上海某云计算公司的技术,花费了1小时10分钟完成上传,而台湾那边只花费了20分钟就完成下载。

他使用的带宽是4兆,这已是中国比较高的带宽水平——中国网民平均拥有的国际干线带宽却只有2.34kps,而香港网民2007年就达20kps。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