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困的血泪史
“如果你有机会到杭州去,我可以一把鼻涕一把泪讲讲我们当中碰到的问题。”在王坚看来,阿里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血泪史,而其中最为苦逼的还是兼容安卓系统的那段经历。
事实上,因为受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宏大梦想的驱动,阿里云一开始开发的操作系统是完全独立的,不与安卓系统兼容。但是后来,受到市场教育的研发者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与安卓平台的兼容,而天宇朗通的CEO荣秀丽也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荣总(荣秀丽)跟我们讲了很多,她认为我们的系统需要与市场兼容,与安卓兼容。之后,我们才开始把操作系统与安卓进行兼容。但就是这件事情把我们就搞死了,太困难了!。”在回忆当初的经历时,王坚依旧唏嘘不断。
除了在梦想中向市场妥协外,马云和王坚也遭遇到了来自外界和内部的不理解和质疑。
向各个手机硬件厂商解释阿里巴巴的手机生态系统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而马云也成为了宣讲阿里云概念的布道师。
据了解,阿里云初期曾与国内所有知名的手机厂商进行过接触,而最终,只有天语接受阿里生态系统的理念,并与阿里进行了合作。而马云亦曾经去到天宇朗通的办公室,亲自向高管们解释阿里巴巴做手机生态系统的理念。
“因为这个问题真是挺难解释清楚的。”王坚称。
所有的厂商都在怀疑在苹果安卓崛起、甚至诺基亚塞班都没落的现实中,阿里巴巴想做一个新的手机OS生态系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悲观质疑的情绪亦蔓延到了阿里云内部。
王坚坦言,阿里云确实曾经面临了内部信心缺失的困境。“当初在做手机OS平台时,对我们员工的挑战是很大的,只有大约20%的员工相信我们能够做成功,但现在,这个数字倒过来了,有80%的员工相信我们能做成。从今年1月份到现在,我们做了七八款手机,未来我们每个月可以推出一两款手机,同时,当员工们看到我们云OS的装机量时,也会有所改变,变得更有信心。”王坚称。
另外,从第一部与天语合作的阿里云手机面世以来,王坚和阿里云团队就开始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巨大质疑。“过去一年,我被骂的次数超过了过去一辈子被骂的次数。”王坚笑言。
比如,在第一款手机上市后,曾有大量质疑的声音指向阿里云,认为天语W700预装了太多APP特别是阿里系的APP,甚至有些APP是不能卸载的。
不过,在现在的王坚看来,这已经成了可以值得反思和改进的教训。“我们意识到,不能给用户预装那么多APP,预装的东西越少越好,而且不是系统部分的APP都要允许用户删除。”王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