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各个开放平台给出的诱人分成,让开发者觉得一切正在向好。但在给开发者提供平台的同时,平台本身的逐渐完善和强大,也给他们带来了冲击。
今年6月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新推出的iOS6系统除了抛弃谷歌地图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应用也惨被“替代”。
据不完全统计,iOS6淘汰的第三方APP已经超过1000款。例如苹果全新应用“Passbook”,可存放登机牌、会员卡和电影票,就给许多从事LBS优惠券应用的开发者带来了“灭顶之灾”。
一名从事LBS产品开发的产品经理对记者称,“这个是一个划时代的杀伤力产品,本质上解决了传统产品和票据的信息化,并且是流动的。”
上海慧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移动平台开发负责人方晟表示,“我们的收入并不是依靠单个的用户,所以对平台盈利能力不太担心。最大的挑战在于怎样创新。好的应用一定是有人虎视眈眈盯着的,不论是大的游戏公司还是平台自身,想要复制一款应用成本很低。我们要思考的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比如加大跟线下传统行业的结合,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抄袭。”
方晟以一款具备“快递查询”功能的应用为例解释,该应用由于与线下数据和企业结合紧密,其他开发者或者是互联网企业想要复制就不那么容易。
对此,方兴东认为,对于一个大平台来说,单个应用只是几十万分之一。每一款应用都在逐渐碎片化,很难对用户起到主导作用。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各大平台的地位还会不断变强,如果平台与跟开发者争夺用户,则会毁掉刚刚建立的生态系统,在垄断的环境里,创业者成本会越来越高。
开发者选择之困
随着开放平台的增多,开发者的选择变得多样却艰难。
“平台虽然很多,但不能随便找一个扑上去。就平台影响力来说,百度、腾讯、淘宝可能具有优势,但盛大、SNS在社交娱乐和游戏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要根据产品的特点来选择。”上海酷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吴青海告诉记者。
据了解,吴青海开发的应用“星宿运势”目前已经在腾讯财富通、小钱包、QQ空间和朋友网上运营。他说:“去年刚刚上线时每月收入才二三千元,现在大概能挣到七八千元,开发成本其实也就一万元而已。”
看似良好的回报并没有让他感到满意,“虽说腾讯的平台人气最高,但对小开发者的推广力度并不够。平台针对个人开发者的审核十分严格,大公司的应用比较容易被接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游戏开发者也告诉记者,像财付通、支付宝等开放平台刚起步的时候,都是用户的喜好来决定市场。但现在很多平台都发生了变化,像盛大、腾讯的游戏应用领域,开发者如果想提高效果,就需要花钱购买广告。
上述开发者透露,他的游戏目前在开心网、人人网等SNS类网站都有运营,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些网站虽然不缺人气,但用户并没有培养起付费的习惯。相比之下,腾讯虽然对第三方开发游戏要求十分严格,但仍是他最想接入且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平台。
事实上,实力差距使得大部分中小开发者从一开始便处于弱势。业内人士透露,合作协议基本上是由开放平台方面一手制定,开发者只能被动接受。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认为,国内开放平台主要是互联网巨头对地盘和利益的重新划分而已,“很多所谓的开放平台并没有真正开放,更多是打着开放的幌子去争夺开发者,进一步争夺用户。”
除此以外,摆在开发者面前最为现实的问题仍然是“生存”。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中仍然有48.7%处于亏损状态;实现盈利的有所升高,占比达到19.9%。
7月6日,美国数据监测机构AppAnnie称,今年第一季度,iOS平台中国区App下载量排名全球第二,但收入只排到全球第八,中国平均每次下载收入仅有0.03美元,是美国用户0.28美元的十分之一。
AppAnnie商务总监余俊德说:“国内很多应用开发商知道中国用户的付费意愿很低,所以它们干脆做成免费的,依靠广告产生收入。”
但是,这一盈利模式目前仍然难以实现。好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恂日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承,当前阶段移动互联网要获得广告主认可尚需要时日;而且,如果业务达不到一定规模,也无法吸引广告主。”
即便如此,开放平台仍给了草根创业者机会。一些开发者目前正在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模式,将市场拓展到企业用户身上。吴青海告诉记者:“现在我会做一些针对淘宝卖家或电商供应商的服务,将应用放在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平台上销售。比如聊天机器人之类的应用,每个月向用户固定收取二三十元的服务费,收入会更加稳定,这比售价一两块钱的个人应用更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