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互联网 >> 浏览文章

视频网站移动掘金 试水移动广告售卖

2012-7-23 6:26:28中国经营报北京 【字体:

7月17日,美国投资公司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师罗布·希赫拉(Rob Cihra)在一份投资报告中预计,苹果iPad今年的销量将达到6900万台,市场份额超过60%,与此同时,PC销量仍将呈现持续下滑趋势。PC没落,Pad崛起,全球网民正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移动化浪潮之中,而作为移动端主力应用的视频影音也正在逐渐适应这股浪潮,为自己寻找新的盈利途径。

面对高昂的版权和带宽成本开支,视频网站开始摆脱从PC端口进行广告收益的单向思维,选择移动终端进行模式嫁接,但至今移动端计量标准模糊的问题一直困扰中国视频行业。

近日,高清视频网站爱奇艺在其iPad和iPhone端正式启动标准化广告售卖模式,并引入了多家权威第三方监测。这是中国视频网站第一次在移动视频端纳入第三方监测系统,也是一次机遇、风险并存的选择。

移动生金

据悉,与爱奇艺合作的有秒针、AdMaster、尼尔森、好耶等国内权威第三方机构。“我们之间不涉及任何现金交易,只是数据与技术上的合作。”爱奇艺销售部运营中心总监葛承志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秒针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祝伟表示:“在多屏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跨屏视频广告的监测与评估成为广告主的迫切需求。”

4月初,爱奇艺秘密地召集国内第三方监测机构举行了一次会议,会上爱奇艺提出自己在移动终端接入第三方监测机构的需求,5月初,具体方案结果出炉,7月3日,爱奇艺移动终端正式上线接受监督。

事实上,电视、PC视频端早已开始接受第三方机构监测,但由于移动互联网尚属发展初期,用户基数并不能与前两者相比,这时选择接入第三方监测会把移动互联网并不成熟的“流量数据”真实暴露出来,而流量是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第一要素。

“这对移动互联网终端来说是个压力,需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争取市场份额。”赛迪分析师刘元说。

据葛承志介绍,年初爱奇艺和国际化广告主沟通时,对方提出需要引入第三方监测的想法,到了谈判后期,更是提出如果没有第三方监测,或许将不会认可移动终端这种模式。

在这之前,移动视频终端的广告计数系统已经具备雏形,也就是“承诺的模式”,像爱奇艺在与特定广告商合作时,会承诺对方展示广告播放量的具体数字。“但具体到浏览量还是无法计算。”葛承志说。

中国视频移动端开发已近两年,但其货币转化率相对较低,选择iPad、iPhone等高端用户群作为切入点似乎再合适不过。

不过,移动视频端的广告投入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技术瓶颈。比如,视频网站往往都是以视频前的贴片广告为主要收入源,PC的贴片广告可以直接点击,以方便用户更深入地了解广告内容和公司产品。但在移动终端上点击这些贴片的话,会直接进入到浏览器中,从而退出视频终端,直接的结果是中断流量并降低用户使用感。

除此,由于移动互联网更利于进行精准定位,其广告费用会高于PC端,但以往广告主在购买广告时,是以PC端为主,移动端为辅,甚至买PC,送移动端的形式。广告主的移动互联网消费习惯养成还需时间。

付费之路

移动视频端的营收除了来自售卖贴片广告外,另一个就是用户付费业务。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1年中国手机视频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综合视频网站”和“门户类视频网站”是用户经常访问的手机视频网站类型。此外,根据对用户愿意付费的手机视频节目的调研数据显示,流畅性和合理定价是用户为手机视频节目付费的重要依据。

不过,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付费习惯还未成熟,在PC端的尴尬境遇,让视频网站对任何一项用户自付费业务都心有余悸。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个视频网站的付费人数如果达到7%~30%的基础,就足以实现盈利。而从今年几家大视频网站给出的数据来看,在用户付费业务上的收入已经过百万元人民币。

视频网站又一次蠢蠢欲动。

“电影这种类型更适合用付费模式。”爱奇艺副总裁杨向华说。由于电影前期投入过大,版权费用也相对更高,仅靠视频广告回收的话,盈利较为困难。

除此,移动互联网更容易培养用户付费习惯。由于手机本身带有话费,移动终端具备付费的先决条件。

但以现状来看,移动收费的大赢家是集平台和用户于一身的移动运营商。移动视频端迎来大规模付费风潮还需客观条件支持和培育时间,“视频网站要注重移动用户的体验,这是说服用户付费的重要因素。”刘元说。

业内人士认为,视频网站可以抱团合作,比如优酷土豆合并后,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就形成了视频合作组织,使版权费用急速下降。

行业观察搜索营销再革命

互联网营销的下一个热点已经集中在 “渗透力”上。

7月12日,百度宣布其旗下商业产品——品牌专区完成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升级。众所周知,腾讯在业务领域的渗透力无处不在,凭借强大的用户群让其在涉猎任何商业模式时信手拈来。而在广告领域,百度区别于其他门户网站,其搜索模式自始至终都是互联网营销上的常胜将军。

品牌专区是百度公司2007年推出的一款商业产品,2012年新升级从原来的4种相对简单的标准样式扩充到4大系列8个高级样式。比如,网友在搜索某一个品牌相关词时,它会呈现在网页搜索结果页的最上方,并占据2/3屏幕区域。在这个区域,聚合了企业LOGO、最新产品和资讯、官方微博,甚至优酷空间、豆瓣小站等内容。

这显然是一个旨在覆盖整个用户群的行为。“除非借助第三方监测机构,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并不知道其广告主的各种消费群在哪里?由于品牌与非品牌在网页上分区很明显,只需用简单的点击量就能清楚其不同用户群体各自的具体数字与比例。企业可以根据结果,随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赛迪顾问分析师刘元说。

“品牌专区是百度所有产品里增长率第一的产品。”百度副总裁王湛说。虽然王湛并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但按照百度2011年主要业务的增长率来看,品牌专区业务的增长额应该已经翻倍。

国际知名研究机构AC尼尔森在发布会现场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百度品牌专区对受众品牌偏好度的提升大大高于一般互联网展示类广告,达到39%。而其对受众购买意向度的提升也十分显著,有品牌专区的企业受众购买意愿度为78%,而没有品牌专区的企业受众购买意愿只有32%,尤其对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提升最为明显。

不仅搜索网站,品牌专区也已成为垂直和视频网站的新趋势,乐蜂网CEO王立成认为其优势在于,用户在品牌专区中能看到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信息展示得越综合,越全面,用户越有安全感。

不过,百度品牌专区意味着更高的广告投入,专属的广告区域对于企业的投入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何产生更大的用户聚合力并产生回报,对于百度是一项考验。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