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鑫飞鸿就是一次赌博,做生意都是这样。”3月12日下午,消失了数日的星晨急便董事长陈平终于拿起话筒,接受了本报记者近两小时的电话专访。在不少接近陈平的人的眼里,陈平就是一名“赌徒”,但当 “赌博”二字从他自己口中说出,还是令人有些意外。
在陈平看来,自己是中国快递业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33岁而立之年,从日本回国白手起家创立宅急送并不断做大;50岁知天命,他却离开宅急送,充满豪情地创办起星晨急便。只是没想到的是,寄予厚望的新企业在三年时间里就迅速坍塌。
按照陈平的说法,在“消失”的这段时间里,自己一方面在忏悔近三年犯下的种种错误,另一方面在上海、深圳两地奔走,洽谈投资者,准备“卷土重来”。
“各种失败之后,我发现像顺丰一样做百姓的快递物流才应该是我主攻的方向。”陈平坦言,自己此前的计划是用2200万的投资,撬动4000万才可能做的事情,只是还没有整合,资金链就已经断裂:“如果再给我2000万,或许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局面了。”
如此看来,陈平还将再“赌”一把。
重组进行中
《21世纪》:从3月4日晚你的短信传出到今天,“消失”的这几天你都在做些什么呢?
陈平:我并没有消失,这几天主要整合公司业务重组,包括公司的拆分与调整;第二个就是处理上海货运司机的小动荡,债务没有他们说的1000多万这么多。
星晨急便电子商务的B2C业务,现在已经转移到了其它平台公司,或者进行关停并转。
我是鑫飞鸿的控股股东,其普通快件,华南还在操作,华东地区暂时还没有运营起来,看能不能在下周恢复。我们打算,把鑫飞鸿系统的权限下放至总包商,让他们把区域的业务维持起来。
《21世纪》: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陈平:我现在正在找新的投资者和合作者。星晨急便、鑫飞鸿这些年的发展,毕竟还是建立了良好的快递运送网络平台,这个平台经过整合,还可以运转起来。
如果星晨急便重新启动,肯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到电子商务辐射不到的地方或者电子商务企业物流辐射不到的地方去做。
第一,这三年,我们的业务网络可以说鱼龙混杂,借着这次事件,想把我们的业务网络进行一下重新清理。
第二,我们会把权限放到各个区域总承包商,把各个省内的业务先操作起来。
第三,逐步建立全国的网络。现在我们需要在上海找比较好的网络总承包商,让他把上海的业务做起来,这样就可以慢慢把全国的业务做起来。
第四,新的合作者和投资者都比较看好我们将要重新做的业务,一是电子商务B2C落地配业务,二是老百姓的包裹快递业务。
《21世纪》:目前有意向投资者吗?
陈平:现在还不方便透露,适时会公开。我曾经失败过,也成功过。我认为投资者更看重的是企业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