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点评:
李鹏:保温板什么材料做的?
费清川:PU聚氨酯,人的参与很少,还有钢板,外层是钢板,中间是聚氨酯。
李鹏:防火级别呢?
费清川:B级,明火致熄。
李鹏:现在一平方米售价多少?
费清川:看厚度,一般平均在两百左右。
李鹏:价格蛮高的。
费清川:我是这么看的,曾经看过一个机械工厂,他们在去年在机械厂房用砖块堆建,一百多块钱一平方,但是你算算人工成本、时间成本,这是很大的成本,现在人工确实很难找,我觉得市场比较大。现在空调厂房,这个板对保温性,能够省更大的费用,这是趋势,这两年确实需求量非常大,最近天津一汽丰田也拿到订单。
李鹏:一平米两百,大概成本多少?
费清川:取决于钢板、聚氨酯厚度,估计在一百二、一百三、一百四左右,有人工成本、材料分摊、设备折旧。
李鹏:签合同按照每评比价格来收?
费清川:我们签合同是这样的,我们有自己的团队设计能力,以前是布料供应商,现在是裁缝供应商,等于是卖体系的,相对来说客户接受这个体系包括接受这个设计,价格上可以由自己的优势,30%预付款,出货之后要全款支付,我们不包安装的。
李鹏:现在运行的怎么样?
费清川:时间周期比较长。
主持人:李总谈谈您对这个项目的看法。
李鹏:这个不算很早期的项目,它在市场上也是比较大,不像刚才的项目,它的科技含量比那几个相对低一点,只是通过材料的组合,而且也不是新的材料。
你这个拿单子能力,要让客户接受你的方案,尤其是价格方面是你最主要的博弈的东西,我觉得这个项目下面可以再交流,我们可以配一些比较成熟的项目。
主持人:谢谢李总,黄总。
黄天竹:这个项目相对比较成熟,而且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空间还是蛮大的。我想问一个数据,德国第一家公司在中国设厂是什么地方?
费清川:德国是在北京,瑞典是在昆山设厂。
黄天竹:这两家收入和你们相比多少?
费清川:去年订单数量是这样的,霍曼产品比我们更全一些,在中国是4.2个亿,全世界是12亿欧元,净利润率我估计在17%、18%。瑞典的是两个亿的合同金额,大概净利润在五千万左右,因为他进入中国时间很长,设备、厂房折旧是一个,另外他的保有量非常高,售后服务,去年签了3000万的售后服务,有1500万的净利润来自售后服务。我们去年净利润是1500万的样子,现在净利润在10%。
黄天竹:德国达到17%到18%,你的净利润维持在10%左右,是不是你的产品设计和创新有差距?
费清川:传统的德国汽车到中国投资的时候,比如说宝马汽车,他投资的时候指定用德国品牌,我认为还是品牌的作用。二一个与国内对品质要求不是太高,价格上靠一些低价竞争,谢谢!
(根据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