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11月IPO紧急刹车 业内称新股发行制度或迎重大变革

2012-11-28 16:02:29重庆商报 【字体:

    11月,发审会缺席、零新股发行、无新增预披露名额,IPO继续放缓。然而,IPO的刹车,未解低迷市场的近忧,反添IPO堰塞湖的新愁。IPO放缓,是利好还是压力?808家企业排队

申请上市,资本市场IPO堰塞湖何解?

    11月IPO紧急刹车

    截至昨日,证监会网站仍没有发布召开发审会的公告。根据发审会召开前5天需发布会议公告的规定判断,11月证监会召开发审会的可能性很小。此外,预披露环节中,近四个月也没有出现新增名额。

    发行方面,继10月26日浙江世宝大幅缩股发行后,沪深两市连续第五周没有安排新股网上发行。这也宣告11月将是近三年半来唯一的新股零发行月份。

    不仅如此,从交易所公布的信息看,未来三周内也将没有新股网上发行。这意味着,此次新股发行“空窗期”将持续到至少12月中旬。

    新股发行速度和规模放缓,监管层意欲何为?

    华西证券投资顾问朱妮分析称,“今年以来市场行情一路下跌,在这种下跌的环境中市场对于IPO扩容情况非常敏感,11月本身也是敏感时期,市场维稳需要。其次,虽然交易所多次提示打新炒新风险,但二级市场上打新收益仍高于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甚至出现了发行大幅缩水仍遭爆炒的情况,进而引发新股发行机制改革的大讨论,在改革方向明确前,管理层倾向于将上市公司IPO的审核时间延后。”

    海通证券投资顾问余西里也分析称,虽然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传闻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不排除发行制度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出现重大变革。“为稳定市场情绪,近期发行速度放缓也算事出有因。不过,新股审核的放缓,对市场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融资这个基本功能不会因为速度的放缓而被取缔,只能在短期内从资金层面减轻市场的负担。而市场上先后出现中止发行、超低价发行、缩水发行等现象,说明部分IPO公司不被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认可,排队上市的公司也在目前低迷行情中面临考验。”

    上海证券分析师黄昌全分析称,“在持续低迷的市场背景下,新股大规模发行不仅会对市场造成明显冲击,而且对IPO公司也不是好事情,其募资压力将更大。”

    IPO放缓反成困局

    朱妮称,IPO放缓是监管层向市场传递维稳的意图,但从近期的行情来看,市场信心并未得到明显提振。IPO暂缓造成的排队IPO企业反而给市场带来阴影。证监会11月23日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排队申请上市的企业已达808家,包括上交所申报企业155家,深交所653家(含创业板企业315家),其中已过会未发行企业91家。从募集金额方面来看,IPO已形成近5000亿的“堰塞湖”。

    在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几经挣扎的2000点大关昨日彻底失守,沪指最终报收1991.17,下跌1.30%。

    朱妮分析称,“由于IPO审核只是推迟,除非对IPO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否则就难以消除市场对于IPO扩容过快的预期,反而为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也分析称,“IPO暂缓对短期市场来讲是有利的,但同时市场又在担忧IPO的重启,会对市场流动性再次构成压力。综合来看,有利有弊,但是只要重启对市场的压力也不可小觑,尤其是目前市场本身成交清淡。”

    如何解决IPO堰塞湖

    A股市场堰塞湖应该如何解决?

    黄昌全分析称,“目前,只能期待明年出现好的上涨行情,逐渐消解新股发行压力。”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IPO困境,首先最重要的是保障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审核时应把优秀公司放入二级市场;其次,发行过程中要综合考量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确定发行规模、股本等。

    余西里称,“解决IPO堰塞湖,市场是希望看到在制度上有所变革的,但不应报以太高的期望。”

    朱妮称,消化庞大的IPO队伍,关键点在是否要由现在的“审核制”改“注册制”上,部分观点认为审核制改注册制后,能让新股发行回归市场化本位,由投资者来最终决定上市公司的命运。但实际上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如果不率先完善市场的退出机制,尤其是退出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如何得到保护的问题不解决,改注册制只会让市场更加恐慌。

    周明则认为,解决企业扎堆上市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应借助市场化手段,采用“疏导”的办法,停发新股非治本之策,反而增加市场担忧IPO重启。同时市场涨跌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对二级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资金面和宏观经济因素。资金面一充裕,则上涨动力大,同时需要控制好发行节奏,适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好发行数量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