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倒逼造假不符条件企业退出 IPO财务核查是否会动真格

2013-1-13 8:36:25京华时报 【字体:

    1月8日,中国证监会召开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IPO在审企业财务核查正式启动。有业内人士认为,证监会这次动真格审查IPO企业财务真实性,目的是提

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倒逼造假或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退出IPO。

    对于这次IPO财务核查,管理层的目的十分明确,即让等待过多的拟上市企业撤回IPO申请,缓解当前股市之压力。因为,在笔者看来,提高公司质量并非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及定价机制,上市公司的质量好坏只是价格高低而已。

    因此,这次IPO财务核查是不是动真格就得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一是进入财务核查的人员一定不会与证券公司的保荐人员及IPO公司合谋;二是财务核查人员能够在短期时间获得足够的信息并有能力来识破这些信息的真伪性;三是财务核查抽查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等。如果没有上述几个条件保证,那么这次IPO财务核查不一定能够动真格。

    实际上,上述三个方面并非容易能够保证的。当前中国股市为何如此问题丛生,既有制度规则缺陷,更有人为利用制度不完全性而从中谋利。而在这个市场中,谋利最大的主体不仅有上市公司及保荐人等,更有监管部门及所谓各种市场准入审核人。还有,以运动式的方式来核查,相关的核查人员在短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相关信息,也无法来识别这些信息真伪,特别是这种核查是以自查方式为主时,这种全面被动性的核查更是容易使许多问题被信息不足所掩盖。对于拟上市的IPO企业来说,仅是抽查50家作为样本更是不具有代表性,因为每一家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它们完全是不同的个体,其应对监管部门核查的方式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这种以样本抽查的方式来进行财务核查,就容易让更多的不合格的公司蒙混过关等。

    其实,这次IPO财务核查,只触及整个公司上市的问题表层,做表面文章大于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因为,有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即为何股市的中小投资者都纷纷逃离市场,而却有上千家企业要涌入上市圈钱。问题的核心就是当前国内股市基础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平衡,当前股市的许多制度安排造成了仅是让少数人或企业谋利而让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而这些制度安排的不足,不是要求IPO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对许多的重大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及制度改革。否则,这次财务报表核查严一些可能会好一点,但是过几天又重蹈旧辙。

    因此,要给股市中小投资者之信心,就得对股市制度进行重大改革,而这些重大改革的第一个切入点,就得重新设定严格的公司上市准入制度,只有达到这种标准之公司才能进入市场,否则拒之市场外。否则,像现在这种处理方式,表面上可动真格,实际上是在旧有制度框架下兜圈,要走出当前国内股市困境并非易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