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证监会10天开12张保代罚单 海陆空轰炸IPO堰塞湖

2013-1-13 8:37:19东方早报 【字体:

    因保荐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IPO(首次公开发行)项目业绩变脸,中信证券及旗下两名保荐代表人(保代)被证监会开出罚单。

    相比此前同样因保荐

首发项目业绩变脸而被处以“3个月内不受理保代负责的推荐”,此次中信证券两名保代周继卫和邵向辉所受处罚明显加重——处罚期限延长至9个月。

    而2013年开年后至今短短10日内,证监会共向IPO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和保代开出了12张罚单,所涉及内容均为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证监会对外表明严打财务造假的决心,而很多“心虚”的企业或由此撤回IPO申请,从而大大减缓市场的IPO压力。

    中信证券“二进宫”

    证监会1月10日在其网站“监管信用信息”栏中宣布,由于东吴证券上市后利润大幅下滑且违反了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对该项目的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及其保代采取监管措施。

    经证监会调查,东吴证券2011年12月9日刊登招股说明书,此前业绩已出现大幅下降,发行人、保荐机构均未在会后重大事项承诺函中如实说明有关情况,发行人亦未在招股过程中作相应的补充公告。此外,东吴证券在主板公开发行上市当年的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幅度超过了50%。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发行人东吴证券、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分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对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邵向辉、周继卫采取了9个月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的监管措施。

    证监会在其新闻稿中特别指出,这是去年以来证监会第二次因所保荐项目业绩变脸而对中信证券开出罚单。

    根据证监会网站信息,中信证券因在百隆东方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未诚实守信、勤勉尽责被证监会出具监管警示函,该项目的两名保荐代表人被采取监管措施,并已于2012年10月26日生效。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的,分类评价时将给予相应扣分,直接影响最终的分类结果。分类级别降低,将增加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比例,对证券公司申请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新业务新产品试点等产生一定影响。

    海陆空集中轰炸疏通IPO堰塞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3日,证监会通报,由于对业绩下滑信息披露不够,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首发项目的保荐机构国信证券和保代杨健、陈大汉,以及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首发项目的保荐机构太平洋证券与保代程正茂、唐卫华被采取监管措施。其中,4名保代领授的监管处罚为“3个月内不受理负责项目”。

    从最新处罚力度加大的情况来看,2013年才过去了10天,IPO业绩变脸的各环节责任人,已成为证监会重点治理的对象。

    证监会现阶段的重点任务是缓解IPO的“堰塞湖”问题,业内人士认为,清理在审IPO企业的业绩下滑或与此大背景有关。

    2012年12月28日,证监会下发了《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特别关注发行人的业绩波动等问题。对于此次专项检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特意在1月8日组织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各保荐机构、会计师应在2013年3月 31日之前将自查工作报告报送证监会,对于业绩注水造假行为,证监会明确表示将直接移交稽查部门。

    “谁也别心存侥幸,凡是进入行政受理程序的,就必须承担申报文件真实、准确、完整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承担更严重责任。”一参会券商转述姚刚当时讲话称,证监会将成立不少于15个小组约100多人,进行重点抽查。“并称本轮检查工作后还出现问题,将按照法律上限来处罚,如果法律规章规定是罚1倍到5倍的,就按5倍罚,姚刚说‘我也拒绝接待来访的董事长、总经理’。”

    上述券商坦言,“这次核查力度极其严格,可谓是‘海陆空’齐齐发炮,很多在审企业应该都会撤材料,没必要撞在这个枪口上,而如果这样,IPO堰塞湖压力会减轻很多。”

    首家撤IPO公司现身

    巧合的是,就在昨日,贵州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主动要求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材料。这是证监会开展 IPO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以来首家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公司。

    公告同时透露,公司已收到证监会关于《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的文件,决定终止对遵义钛业上市申请材料的审查。

    资料显示,遵义钛业在2008年4月29日申请登陆中小板获得证监会发审委许可,但此后却一直没有拿到发行批文。5年的时间里,遵义钛业的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最近一期的遵义钛业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遵义钛业净利润为-8308.3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356.09万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