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院线产业可投资性强“幕”已成金 中影上影齐谋上市

2013-2-1 8:06:12南都网 【字体:

    有“影视业的中石油、中石化”之称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影股份)和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影股份)近日齐齐谋划上市,向IPO (首次公开募股)发起冲击。业内

人士指出,考虑到目前中国电影票房市场、影院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影、上影上市后,或以建设影院、扩展院线为主。

    “在国家鼓励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大潮下,符合政府相关规划则有利于迎来上市良机,”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总经理许斌彪向南都记者分析,上市可以扩充院线业务发展潜力。目前中国电影行业到处是发展机会,整个产业的盘子做大了,每个环节都充满商机。

    院线业务可投资性强

    中影集团与上影集团在2012年12月同期进入IPO初审名单,上市地点均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尽管具体业务未公布,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来看,院线资产正步向发展高峰期,“双影”上市后,院线资产发展或将成为主体。

    华谊兄弟半年报显示,影院毛利率达58%。华谊兄弟董事长王忠军此前也曾公开表示:“从全产业链布局的角度,电影院是一定要继续进入的领域,未来华谊兄弟会以每年10家的速度开店。”

    上影集团总经理任仲伦曾对媒体表示,除了制片外会选择主板块,把院线、发行、影院、投资公司、广告集中在一起,做一个集团公司进行整体上市。可见,院线的重要性早已被纳入考量。

    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总经理许斌彪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看好院线业务空间,“中影上市也可能重点放在院线业务,这块目前空间大,可投资性强。这与市场化和商业发达程度有关。”

    行业数据显示,上影集团现金流主要来自上影联和院线。根据电影局数据,去年联和院线贡献了16.5亿元票房收入,是上影股份中最赚钱的业务。

    而中影股份近年来也在院线业务上占有相当份额。据悉,中影股份近年来控股、参股了全国6条电影院线,票房约占全国电影市场的40%,其中不乏全国第二大院线中影星美院线。

    中国电影业自2009年以来进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电影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根据艺恩咨询的统计,目前我国电影行业年均复合增长达到30%以上,领先于动漫、游戏等其他各个细分行业,整体市场份额也由2007年的14%上升到2011年的22%。

    齐鲁证券分析师许彬告诉南都记者,目前电影产业包括制作、院线、发行三大块,而就中国市场发展情况看,院线业务的发展将会成为制片业务的重要支持。

    “目前中国院线发展已经达到高峰期,而同时,院线业务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许彬预计,“双影”上市后院线业务发展将成为重头戏。“借助国企的资源优势[2038.910.75%],上市融资的资金优势,加上院线发展前景良好,上市后重点发展院线业务可谓势在必行。”

    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总经理许斌彪也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电影行业,到处是发展机会。“整个产业的盘子做大了,每个环节都充满商机。院线作为其中的一环,目前来讲,发展空间巨大。”

    在许斌彪看来,院线发展空间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发展,二三线城市院线需求增大;另一方面,出于文化产业聚集度考虑,一线城市中心区空白点投资潜力可观。

    原垄断优势或有新变局

    业内人士认为,外国影片的引进与发行特权是中影集团垄断地位的集中体现。记者了解到,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惟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目前也只有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夏)具有进口分账片的发行权。

    去年票房统计信息显示,全国170亿元票房,超过一半来自进口大片,以85亿元进口片票房计算,中影预估将获得分账近8亿元,扣除一些发行成本,利润或将达数亿元。

    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在2004年中影集团首轮上市材料中,外片发行因属于“非经营性文化事业”,排除在上市资产之外。但在最新的上市材料中,这块业务又被列入上市资产,此举将极大地提升中影股份的利润。

    许彬告诉南都记者,长远来看,外片发行权的放开将成为未来发展大趋势,因此,此次中影上市将外片引进与发行权纳入业务构成的可能性也很大。“中影以前对外片的垄断实际上只是牌照垄断,在实际操作中仍与民企合作,如发行宣传方面交给民企代办,并分给它们一些利润。”许彬估计,上市之后,中影很可能将外片垄断回归自己操作。

    除了外片的垄断,许彬坦言,中影并不具有垄断优势。“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很分散,各大电影集团占比都不高。”金逸珠江电影院线许斌彪也对南都记者表示,中影的优势全都在于政策性的支持,真正的垄断还得市场说了算。

    亦有熟悉影院业务的业内人士判断,资本市场助力影视产业,将导致格局变化和行业新一轮整合,垄断业务可能有新的变局,过去中影上影的垄断优势可能受到挑战。

    上市后挑战依旧严峻

    放眼“双影”上市,业内多对机遇看好,但也指出上市后挑战依旧严峻。

    在巨额票房的吸引下,影院作为电影产业的终端,也是利润沉淀的影院建设和管理领域,吸引了众多业内外资本。在热钱涌动的影院市场,“双影”也急于从中分利。这就迫使其进行融资,增加资金投入影院建设,以期在票房市场上获得进一步的收益。

    据了解,目前“双影”上市道路上最大的阻力来源于影院建设。

    目前,受到增速迅猛的电影票房的影响,影院市场争夺异常激烈。以包括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等为首,优势资源早已被瓜分。据知情人士消息,上影目前手头拥有的项目仅十余个,但预计整体影院建设投入需高达2亿元资金,直接影响到其上市进程,证监会也因此迟迟不愿放行。

    中影也深陷影院项目泥沼。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影受困于手头上已有的60多个影院项目,这意味着需要巨额资金。直接影响中影上市后的业绩情况。

    在许斌彪看来,“双影”上市或对其产业经营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应该会集中在财务经营方面。资金、财务方面可能为“双影”带来新挑战。

    行业分析师许彬认为“双影”在政策与资金双重优势下,未来前景可观,有利于将分散的资源重新整合。“但长远看,国企上市仍面临体制问题,如何适应市场化,增强自身竞争力,将是未来考虑的问题。”

    链接

    据公开数据,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空前,截至目前,电影银幕超过1.2万块,且以每天8块~10块的速度在增长,是2010年增长速度的2倍。预计到十二五结束,银幕数量可增至2.5万块以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