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中投证券改革步入“深水区”裁员13 薪水降两轮

2013-3-19 7:44:08理财周报 【字体:

    “过年回来,公司氛围变了。公司年初开会决定研究所至少裁员1/3,主要是裁掉一些入行时间不长的新人,还有一些人可能被调整到其他部门。”中投证券研究员李松(化名)最近很焦
虑,他担心自己很可能出现在名单中。

    自胡长生空降至中投证券以来,中投证券改革步伐不断。从经纪业务改革,到投行变相裁员,研究所整合,中投证券改革进一步进入深水区。

    这一次,中投证券再次大刀阔斧,研究所拟裁员1/3,此时据去年该部门整合仅一年时间。

    一年多来,中投证券改革在争议中进行着。“弱市改革,其实阻力最大,因为效果并不明显。行情好时,大家有钱赚都开心,改革阻力可能小一些。”中投证券内部人士如此评论胡长生中投新政之艰。

     业绩未达标,1/3人员将被调整

    “估计整个研究所要被裁掉40多人,只留下40人左右,裁员比例不止1/3。现在具体裁员方案管理层还没定。”中投证券一内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被裁的大部分是从业时间不长的。”

    据悉,目前中投证券研究所人数近90人,规模属行业中等水平。

    去年3月,中投证券各部门负责人签署军令状,将责权下放。中投证券组织了“三定”(定编、定员、定岗)动员大会,在主要业务条线实行负责人(MD)制度,由业务负责人与公司签署“经营目标责任书”。而业务部门员工的薪资和奖金,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

    其间,中投证券将原属经纪业务范畴的机构销售业务划拨至研究所,随后正式确立了研究所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目标。

    “部门合并和自负盈亏,并不能根本上解决中投研究所之前存在的问题。”中投证券研究所一名研究人士很是困惑,“研究所研究实力并没有提升,反而逼走一批有能力的人。”

    而更有中投证券研究所人士指出,此前机构销售部合并入研究所,其实为研究所此次裁员前奏。“机构销售部的人也在裁员名单,而且占比更大。他们(销售人员)只不过是部门调整的牺牲品。”

    导致中投研究所大动刀的直接原因是,该部门未完成去年签署的“经营目标责任书”业绩目标。

    “年初开会的时候,领导就说,由于去年没有完成指标,可能会裁一些人,转岗一些人。2011年时,公司给研究所的指标大概是8000万元,实际完成7695万元。2012年,因为行情不行,再加上骨干走了一批,新人比例增加,公司压下来的业绩指标相对低了一些。但即使是压低了,还是没有完成目标。”前述中投证券研究所人士透露。

    随着卖方分析师行业逐渐式微,中投证券亦难以幸免。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投证券研究所佣金分仓收入为3428万元,居行业第22名。而2011年同期,该所分仓收入为4553万元,同比下滑24.7%。2011年全年,中投证券佣金分仓收入7695万元。

    “首当其冲的是并入的机构销售部人员,给他们设一个完不成的指标,让他们自己自动走。”上述中投证券研究所人士透露。

    目前,中投证券研究所团队近90人,研究员约60人,属中等规模。虽然该研究所的首席分析师较多,但行业影响力的大牌分析师并不多。2012年,中投证券仅医药、债券两个行业上榜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

    “留不住人才,最大的问题是机制问题。公司在研究业务上太急功近利,既舍不得花钱挖人,又要求立竿见影。一般挖人过来,要第二、第三年才能见到效果,挖人起码做好前面亏两年的准备,公司体制不支持。”一名从中投离职的新财富分析师说。

    但中投研究所方面否认了“裁员”一说。“我们没有裁员,我们的说法是人员调整。这是出于公司战略调整的需要,和业绩没有关系。”中投证券研究所总经理孙怀宇回应理财周报记者。

    另一名中投研究所人士说,上层意见是要裁1/3,先裁研究助理,非新财富行业只留1个人。但部门一直在拖,目前还无实质性进展。“感觉没啥意思,研究所已沦为后台部门。”

     重整投行:10储备项目过冬

    中投证券投行改革,亦是争执不断。投行部门是中投证券2012年人事动荡最激烈的部门。

    据理财周报统计,2012年初,中投证券共有37名保代,而目前保代人数降至26人,其间十数名骨干保代离开。

    面对大批投行骨干离开,中投证券曾表示,考虑对投行进行重整,找一些项目做得好、有经验的投行人士加入。但截至目前,中投证券尚无相关举措。

    “大批同事选择离开,主要是体制问题,我们当时工资中等偏上,但奖金偏低,整体激励机制低。胡总来之前,投行薪酬已经降过一轮,他来之后再降一轮。”在中投证券前投行高管看来,“作为专业人士,我们忠于职业,要求得到必要报酬是合理的。”据悉,中投证券降低了保代固定薪酬,提高项目提成比例,且规定项目提成奖由过去的一次性发放改为分三年发放。这一新规,成为众多保代离职的直接导火线。

    其间,保代和高管多次开会沟通,但始终未果。因手中缺乏项目储备,保代在与中投证券管理层的数次谈判中,处于下风。

    而随着大批保代的离开,加之IPO行情遇阻,中投证券风光一时的投行业务急转直下。2010年,由于保荐了大项目光大银行和海普瑞,中投证券的投行业务爆发,但为昙花一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