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新华社三天发五文为IPO重启造势 称应淡化行政干预

2013-4-15 7:19:24新快报 【字体:

    IPO自查结束,进入财务专项检查的复核和抽查阶段。关于IPO何时重启的话题再次牵动市场情绪,IPO重启是必然的,问题在于何时重启,以什么样的方式重启。近日,新华社9日

、10日、11日三天连发5篇文章,大谈IPO与指数涨跌无关,重启IPO的重要前提是铁腕执法,疑似为IPO重启造势。

    新华社9日发表文章《IPO成股市下跌替罪羊重启发行势在必行》。新华社称,客观来讲,IPO对股市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被市场放大了,有些时候甚至成为股市下跌的替罪羊,但正是中国股市自身的畸形使其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面对数百家排队等待发行上市的企业,面对一个投融资功能皆失的股市,重启新股发行势在必行。

    10日又连发两篇文章《新华社:新股必成抢手货可尝试批量发行》、《新华社:IPO与指数涨跌无关暂停新股难救市》,新华社称,从成熟市场美国市场的经验看,IPO导致股市下跌的说法,缺乏经济数据的实证支持,新股发行与股市涨跌并无直接关联。理顺股市矛盾非一蹴而就,暂停新股发行的“休克式疗法”不仅不能解决原有矛盾,反而加剧了市场新问题的形成。新华社表示,在暂停这么久之后,IPO重启之后新股必然成为抢手货,打新热恐将卷土重来。记者采访的多位资深股民都表示,如果新股发行开闸,将会参与新股申购,相信一定能赚钱。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考虑引入批量发行,让多家公司的股票集中发行上市,以起到抑制炒新的作用,维护市场秩序。

    11日又连发两篇文章《新华社:重启IPO的重要前提是铁腕执法》《新华社:淡化行政干预以真正的市场化改革解决IPO难题》,新华社称,证监会针对排队IPO企业的财务核查已经逼退160余家企业,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市场的作用。但面对造假频现、包装普遍的A股市场,如何从制度层面把造假冲动降到最低,恐怕是监管层在重启新股发行时必须要考虑的。如此财务核查的高压态势令企业和中介机构不由得更加尽职尽责,短期效果不可谓不明显。对于排队形成“堰塞湖”的IPO公司,可以考虑分流一部分企业到新三板市场或者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交易,建立和完善配套的转板制度,通过不同市场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上市和融资需求。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