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IPO窗口迟迟未开杨凯去职大摩华鑫 合资投行再失干将

2013-4-18 6:45:29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IPO窗口迟迟未开,又一位合资投行的主帅选择了暂别。《第一财经日报》昨日独家获悉,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下称“大摩华鑫”)首席执行官杨凯已经离职。目前大摩方面可能在

物色新的CEO人选。

    杨凯本人面对记者的求证未予回应。但大摩方面昨天向记者证实了杨凯离职。这一高层变动即使在不少与杨凯比较熟悉的员工看来也很突兀,目前他们尚不清楚背后的原因。

    不过,惨淡的股权融资市场或许是最好的注解。由于对项目挑选的标准和合规要求相对更高,加之人力成本的拖累,合资投行在与本土投行的激烈竞争中退守越来越少的市场份额。去年10月以来IPO事实上暂停,整个发行承销市场都在过冬,这种环境对于合资投行而言更为严峻。

    证监会保荐信用监管系统现实,摩根士丹利华鑫自2011年5月成立以来,仅有潜能恒信一单IPO果实,另有一单撤回。

    而目前仍然在审的项目名单中,大摩华鑫也仅在沪市主板和深市中小板分别有两个项目排队,其中与中金公司联合保荐的中国建材还处于“中止审查”的状态。

    在创业板,大摩华鑫尚无在审项目。一位业内人士称,创业板有业绩持续增长的发行条件,合资投行或许因为担心风险,在承接项目时相对保守。

    债券方面的情况则比较正面,上述接近大摩华鑫的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去年国内债券承销业绩在全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四。

    另外,大摩华鑫去年还发挥境内外团队的优势,完成了北京银行的配股。

    作为公司的业务一把手,杨凯是摩根士丹利方面派驻合资公司的高管。在这之前,他曾在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内地的另一家合资公司——杭州工商信托任CEO。比起合资投行,这家合资信托公司给大摩带来的回报更高。记者掌握的一组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净利润1.02亿元,到2011年增长为1.8亿元,管理的信托资产达到107亿元。

    摩根士丹利在大摩华鑫和杭州工商信托所持的都是少部分股权,但却借此获取了进入内地市场的牌照和通道,同时也通过输出管理的方式直接影响合资公司的日常经营与战略发展。大摩或许并不急于在合资项目取得盈利,但是对于身价时刻摆在市场天平上的职业经理人而言,时间却不等人。

    “杨总在一个错误的时间,进入了一个错误的市场。”一位熟悉杨凯的人士说。

    选择暂时离开,或者以其他方式发挥自己特长的还有一创摩根前CEO贝多广,今年1月一创摩根宣布换帅。这位知名的投行家曾在中金公司任职多年,但是他在一创摩根却仅仅坚持了一年零五个月。除了中外股东之间,以及不同背景的管理层之间的磨合问题之外,业绩问题也是这一离职事件的基本背景。

    在更早之前的2011年6月,中德证券也曾更换CEO。而其他主要的合资投行在近两年也不断传出高层离职,或者大面积裁员的消息。

    物极必反。合资投行的坏运气或许也将迎来转机。根据证监会最新推出的开放政策,合资投行的外资股东将可以进一步提升持股比例至49%;经营满两年的合资券商,也将可以申请扩大业务范围,过去的这一限制是5年。

    这意味着,合资投行将有机会摆脱单一投行的限制,取得多业务条线的协同;另外,外资股东方的股权比例上升,也有利于外资股东更多的参与公司战略方针的制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