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早的封闭基金——基金金泰即将迎来“封转开”。国泰基金公告称,将于11月1日召开基金金泰份额持有人大会,对该基金到期后转型为开放式基金事宜进行表决。而经统计,包括
19只基金将密集转型
根据上海证券统计,目前传统封基只剩下25只。其中明年有5只到期,分别为基金金泰、基金开元、基金兴华、基金安信和基金裕阳,这5只基金的到期日均在明年7月底之前;而2014年将有基金普惠等多达14只封基到期,涉及规模达370亿份,创单年度到期封基数量和规模之最。此轮到期潮过后,传统封基将只剩下6只。
而最近的一只即将启动封转开的便是基金金泰,该基金成立于1998年3月27日,首募20亿份,基金存续年限为15年,将于2013年3月26日到期,根据国泰基金公布的转型方案,基金金泰到期后将转型为“国泰金泰平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是一只相对保守的混合型基金。
转型后,该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50%;债券、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及货币市场工具等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50%-100%。而转型前基金金泰最高股票仓位可达80%,表明转型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类型发生相应变更,最高股票仓位大幅降低之后,转型后基金的风格更加稳健,预期风险和收益均显著下降。
关注转型前的投资机会
随着“封转开”到期潮的临近,传统封基折价率也开始下降。截至9月28日,25只传统封基平均折价率仅10.6%。存续期最短的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折价率分别只有2.48%和2.99%,按照过往经验,随着到期日临近,这些封基折价率将逐步消失。
对于即将到来的封基转型高潮中的投资机会,湘财证券分析师建议,重点关注转型前期的投资机会。上海证券研究员高琛也同意上述观点,并具体分析称,首先,大量封基即将到期,“安全垫”较为丰厚。若投资者判断此时已为A股的低位,有意愿逢低参与,那么封基的折价率可视为参与者的一层“安全垫”,持有到期折价率兑现的收益可对投资收益形成一定保障。若投资者以持有到期为操作策略,那么在这一阶段可供选择的封基较多,且持有时间相对较短。虽然折价率在近期连续收窄,但折价所可能产生的到期收益依然较为丰厚。
根据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估算,以8月31日基金的折价率作为计算标准。2013年3月即将到期的基金金泰的折价率所可能产生的年化收益率已高达9%,且存续期在一年以内的5只封基中,4只基金折价产生的年化收益率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