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起针对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的中国分公司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毕马威华振、安永华明及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原“立信大华”)的起诉
相关审计公司表示,此种紧张的氛围,使其处在一种尴尬境地———审计文件公开还是不公开?无论如何选择,都可能对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事实上,此案未来的判例,将影响到目前在美国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委员会(PCAOB)登记的所有52家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含香港地区)的未来。甚而,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做空中概股的热潮。
“醉翁之意”
美SEC突然对五大会计所提起诉讼,令人不免错愕。但是,其背后仍有“深意”。
“只有拿到这些海外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证监会才能判断审计工作的质量,保护投资人免于财务欺诈。”美SEC执行部门主任Robert Khuzami说。然而,其用意绝不仅于此。
美SEC表示,近几个月来,该机构的调查人员一直在调查9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的潜在不当行为,并努力向这些会计师事务所获取文件,而上述会计公司拒绝配合这些调查。目前,这9家被调查的中国企业还无从知晓。
根据此前采访,在美中概股的狙击者浑水,应用的是正常的公司尽职调查方法,其中之一是对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开资料做详细研读,深入挖掘并寻找突破口。如果几大审计公司向美SEC提交审计底稿,蓄谋做空者可能会有更多的依据。
对此,一家在美上市近4年的鲁企的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此事涉及美国证券市场监管层的考量,尚难评价。但是,如果审计公司按照美国SEC要求提交审计底稿,肯定会给审计公司以及上市企业带来一定影响。“而且,此番美国SEC如此举措,应该是与其近期发起的针对9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欺诈调查有关。”该人士分析说。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当前的行动,是中美两国法律冲突的结果。这一针对包括四家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五家会计师事务所统一采取行动的事实表明,这是一个面向整个行业的议题,而不是针对某个公司。普华永道中国一直积极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合作。然而,普华永道中国将会也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规定。”4日,普华永道中天高级市场推广及传讯部经理陈颖,在回复给导报记者的邮件中表示,这个问题对于在美国SEC登记注册的所有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均有影响,需要美国与中国的监管机构共同解决。
打铁还需自身硬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中两国之间围绕审计问题紧张关系近期有所升温。美国监管机构已经与中国同行进行了一年多的谈判,目的是让美国监管者实地审查“四大”设在亚洲的审计公司。
“我们理解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已就资料共享进行商讨。我们相信双方能就此事达成正面的共识及解决方案。”4日下午,毕马威中国市场服务部经理刘一,在给导报记者的回函中如此称。
但是,从相关审计公司的表态不难看出,SEC发起的诉讼,已然使得审计公司陷入了两难。因为拒绝公开审计底稿,SEC已开始提起诉讼;而选择公开,可能还存在着现实困境。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是SEC第一次把这么多审计公司告上法庭,揭示了中美两国之间法律监管的矛盾。
实际上,针对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调查,早在去年就开始了。去年中概股丑闻频出,SEC发布投资者公报,公开说明为何勒令6家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反向并购公司暂停交易,警告投资反向并购公司存在巨大风险。同年4月,SEC主席称要严查反向并购中国公司违法行为。SEC还专门成立一个跨境工作小组,该机构目前已撤销近50家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上市公司的证券登记资格,并对40多个外国公司及其高层主管提起欺诈指控。今年5月9日,SEC就曾指控德勤华永拒交东南融通涉嫌欺诈的财务资料。
“投资者理应拥有审计质量可以依靠的财务报表。我们工作组的行动就彰显着证监会如何积极主动发现潜在问题,从而保护投资人不受财务欺诈。”美SEC跨境工作小组主管Kara Brockmeyer如此表示。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也在关注此事。在他看来,从目前看,5家会计师事务所遭SEC诉讼一事还属于调查阶段,对涉及的中概股公司影响到底如何尚难判断。“美SEC应该是发现了这9家公司的蛛丝马迹,但还需要有理有据。但SEC如此大力度试图调取信息,肯定会对投资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可能引发相关股票波动。”于国富分析说。
于国富表示,美国SEC如此运作并没有可以指责之处,中概股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SEC要对美国投资者负责,调查可能涉嫌欺诈的中概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这些属于很微观的事情,并不涉及中美法律的问题。“如果中美法规有抵触,当初这些中概股就无法在美国上市。对于中概念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会对方的游戏规则,在实战中提高运用规则的能力。”于国富这样表达他的观点。
SEC表示,一名行政法官将择日开庭,以确定针对上述会计师事务所的潜在制裁。根据当地法律规定,行政法官将在提起诉讼300天内作出初步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