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跳跃式发展带来的全新增长机会,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在行业收入规模、从业人数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快速扩容的势头。
记者17日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
据会上透露的信息,交易商协会组织制定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也将于近期出台,以推动评级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信用评级行业的扩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今年,企业债发行量大幅增长,债市规模扩张的势头尤其显著。
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包括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票据等券种在内的信用债发行规模达到3.45万亿元,远远超过去年全年2.11万亿元的规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评级行业发展和债券市场息息相关。以前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规模较小,可供信用评级的空间小,评级行业发展的土壤贫瘠。随着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评级行业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尽管评级行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扩容,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巴曙松指出,目前评级仍呈现多数上调的局面,与当前经济走势出现了背离。评级行业的发展现状离满足市场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虽然市场尚未发生实质性违约事件,但违约风波事件已多次出现。评级行业自身建设可能面临着行业发展史上真正意义的转折。
评级机构靠级别竞争夺取市场份额不可持续。评级机构需要审视行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切实加强行业自身建设。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崔斌指出,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迅速发展,资产支持票据等新的债券融资产品不断推出,这也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及时更新评级理念和评级方法。
中债资信总裁蔡国喜也表示,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对信用评级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简单”的好日子已经过去,未来评级机构需要从评级理念、技术、方法、数据库等多方面加强建设,提高企业公信力和竞争力。
巴曙松指出,推动评级行业发展,除了评级机构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加强监管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建设。交易商协会评级业务自律指引的即将出台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有助于推进信用评级行业准则的建设,促进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