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积极因素积聚 资本市场发展愿景可见

2013-1-3 8:50:24东方财富 【字体:

  2012年以来,针对市场顽疾,中国证监会“对症下药”力推多项改革,创新政策频出,尤其在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机构投资者和财富管理业、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

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

  根据此前公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并建立各层次市场间的有机联系;继续深化发行改革、探索发行方式创新,并健全退市制度、坚持优胜劣汰;将完善债券发行管理体制,加强部门间配合;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引导鼓励增加现金分红。

  面对即将来临的2013年以及更为长远一段时期,资本市场后续改革发展备受瞩目。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前改革措施的作用下,市场正面、积极的因素正在积聚,市场体制机制正在夯实,资本市场将迎来前景美好的新的发展阶段。

  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将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将在结构改革、效率改革、理念改革思路的统领下,进一步向更好服务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迈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祛除功利根治顽疾 发行退市改革还需深入推进

  自今年4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伊始,我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随后证监会接连推出一系列监管改革新政,主要围绕改革与完善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等多个层面展开。

  目前从运行效果来看,取得了定价约束机制增强、首日定价博弈机制进一步完善、上市新股价格走势趋稳、市场主体更加归位尽责、社会各界对发行改革认知更深入等五方面的阶段性积极成果。

  德邦证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孙晓明认为,下一阶段应进一步深化发行改革,探索发行方式创新、完善询价制度,推动新股发行合理定价,减少行政审批,建立真正的市场约束机制,使市场参与方在决策、定价、交易、风险控制等方面变得更加理性并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与此同时,针对IPO企业排队问题,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证监会将采取降低门槛赴港发行H股等四大措施丰富市场层次和融资品种,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中国A股市场正处在转型十字路口:从“难进难退”转向“大进大出”,未来做大做强直接融资市场的关键是要降低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门槛。

  由融资向投资提升回报 改革之路仍长

  从资本市场诞生之初,其出发点是解决国有企业困局,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等。然而,资本市场发展至今,市场偏重融资功能,投资者受损严重,远未达到设计之初的目的。

  可喜的是,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从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出发,也本着市场投融资功能得以协调、持续、良好发展的目标,创新发展思路、推出系列改革举措,效果明显。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位应该从融资市场转变为长期投资市场,通过规范透明的分红制度,保护和培育长期投资者,同时规范信息披露,完善股票发行交易制度,从入市制度做起,改进和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实现监审分开。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同样认为,未来资本市场的改革应从偏重融资功能,转向融资功能与资源配置功能并重,同时更加强调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从融资和投资两方面来看,应更偏重市场投资功能的完善,如此才能达到提升市场效率、强化投资回报、从根本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不仅如此,一年来,证监会加大力度引入QFII、RQFII等在内的境外机构资金、推动境内长期资金进入市场、大力培育财富管理行业、加快建设场外市场、零容忍打击证券市场违法、保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等等,在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提振市场信心,满足投资者日益多元化投资需求。

  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许维鸿表示,目前证监会对资本市场进行了系列改革,包括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改革、上市公司治理、抑制嘲笑炒新炒差、放宽证券金融机构行政管制、扩大机构投资者规模等系列举措,有利于营造市场的良好环境,为资本市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方向虽已明确,但当前市场所处的客观发展阶段及特点,又决定了下一步改革的困难程度。专家表示,下一阶段市场将迎来结构改革、效率改革、理念改革,这是在原有资本市场改革思路及成果基础上的既定目标,也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举措。

  不讳言问题 市场发展愿景可见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的公布,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目标逐渐清晰。

  对于“十二五”时期我国证券期货市场改革发展,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十二五”期间证券业发展和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在于着力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显著增强证券业竞争力,加强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资本市场安全和稳定运行,充分发挥证券业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晓亮则认为,未来资本市场目标和方向是应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得资本市场真正成为服务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按照《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在“十二五”剩下的三年中,我国资本市场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不言而喻。

  专家认为,从改革进程和措施展望,我国资本市场愿景已现:市场投融资结构协调完善、市场投资品种丰富,财富管理行业大发展、投资者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有望形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雏形具备,市场“三公”原则得到更好体现,市场监管科学有效,市场化机制较完善地发挥。

  虽然机遇和挑战同在,但是,正如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所言,不讳言中国资本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但要对市场发展抱有充分信心。

  可以预见,我国资本市场基础逐步夯实,必将迎来持续、稳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必将为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必将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更稳定更丰厚的投资回报。在这一可见的美好愿景下,各界更应坚定信心、坚定信念、坚定改革步伐。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