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有PE、银行可以满足融资需要,也不需要上新三板去,新三板信披还更严格,这样宁愿等着也不愿意上新三板”
“在元旦前就已有会计事务所就如何出”自查报告“进行讨论,保
2012年12月2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此前理财周报记者从参加保代培训班与会人士处得知,早在2012年最后一次保代培训班上,证监会相关人士就称,在审企业2012年业绩下滑50%的不在少数,注水造假的冲动很大,要防止利润操纵。
彼时,就有中介机构人士认为,为排解IPO“堰塞湖”压力,监管层可能在年底提高审核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知难而退。
中介机构压力增大
上述《通知》要求各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在发行人补充报送2012年度财务资料的同时,将自查报告报送证监会,报送截止日为2013年3月31日,证监会将在自查报告审核基础上,开展重点抽查工作
《通知》要求各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要特别关注发行人是否存在自我交易、关联方代为支付成本费用等、与利益群体发生交易往来、体外资金支付货款、压低员工薪金、调控期间费用等十二项粉饰或操纵利润情形。为督促各中介机构将自查工作落到实处,《通知》还要求各中介机构在自查报告中逐项说明对各项财务问题的落实情况、核查过程和核查结论,并明示具体核查人员、核查时间、核查方式、获取证据等内容。
一名上海区域保荐代表人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按照以前的做法,一般审计机构在12月底或1月初进场审计,经过一到两个月的审计工作后,审计初稿出炉,然后保荐机构一般只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请会计师做出解释,主要关注的是审计的合理性而不是真实性。
而上述《通知》意味着保荐机构不仅要关注财务信息的合理性,还要核查其真实性,核查审计是否符合会计审核准则,审计程序是否覆盖风险点,审计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等,核查是否有虚增利润的行为。
对于审计机构而言,审计工作需更加严谨。“以前公司告诉我们关联方是谁,我们就核查谁。但现在我们要通过查阅工商资料、实地走访去核查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如果财务指标比往年或者同行业相比出现异常,还要做出合理解释,这在以前属于保荐机构的工作。”一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律师说。
“宁愿等着也不愿意上新三板”
“按照会里的要求,此次自查工作要涉及的事项很复杂,预计大部分企业也要到2、3月份才能报送完,在此之前,IPO审查空窗状态可能还不会被打破。”
这样一来,那些可能操纵业绩的公司即使被排除,目前已经形成的837家IPO“堰塞湖”依然是个难题。
深圳多位投行人士表示:“怎么解决问题还没有正式的文件,可能有三种分流的方式:一部分转到新三板,一部分转到H股上市,那些行业不好、业绩不好的就直接劝退。”
据了解,分流到新三板是宁波会议提的主要解决方案,放到新三板先进行信息披露,合适了再转板。但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必须有转板机制,平安证券分管投行的总经理助理周强认为:“如果没有好的机制,花了几十万上了新三板要转A股还得重新排队,时间、成本上都没有省,都要等上一年,谁会愿意?”
另一位投行人士更直接,他说:“短期不可能转到新三板,如果不能融资的话转去干嘛?H股也不是那么容易上的。”
监管层认为,上新三板能满足退出、融资的需要,上述投行人士则称:“一般企业股东都不会想退出,除非做得实在不好。融资则有大量的PE、银行可以满足融资需要,也不需要上新三板去。新三板信披还更严格,这样宁愿等着也不愿意上新三板。”
不过,周强表示,如果未来有关转板的政策出台,加上新三板园区扩容,这种办法兴许可行。
实际上,由于业绩缩水而自动撤回的公司也不在少数。2012年12月7日,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信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排队申请创业板上市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材料。
据统计,2012年以来,共有67个IPO项目遭遇撤回,撤回材料最多的是海通证券和招商证券 ,各有5单IPO项目终止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