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上市公司回购能否成为常态

2013-1-21 8:24:46东方财富 【字体:

  上柴股份近日发布公告称,要回购不超过25%的B股股票 。本栏以为,这对于B股市场肯定是一件好事,该公告显示,回购价格为不超过每股0.748美元,现在的B股最新股价为0.668美元,如果今日上

柴B股开盘涨停,股价将达到0.735元。如此算来,上柴股份即使回购能够成功,买股成本也会处于公告价格的上限。

  如果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必须要先进行公告,设定买股价格、数量和期限,才能进场买股,那么公告之后的股价肯定会受到利好影响而股价大涨,届时回购成本提高,全体股东都会因此受到损失。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买大豆的例子,以前中国想前往美国购买大豆,便组织一个大豆采购团,高调表示要购买美国大豆,结果美国大豆价格应声而涨,中国买入的大豆价格成本很高。

  后来中国总结了经验教训,不提前声张,而是通过美国期货市场悄悄买入,然后悄悄交割,最后再用船把大豆拉回。购买大豆行为由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由短期大量购买转变为长期分散购买,这就明显降低了大豆采购成本,是一个特别大的进步。

  假如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也能常态化,不必提前公告,只需要悄悄购买即可,达到一定时间积累或者数量积累后发布一次公告,当投资者知道上市公司回购了股份之后,回购行为也暂告一个段落,这对于减小股价异常波动,降低上市公司回购成本十分有好处。

  当然,这种常态回购也必须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例如规定每年回购股票的数量不能超过总股本的10%,不能在公布业绩报告、资产重组等重要信息前20个交易日内进行股票回购,股票回购账户只能买入注销股票不能进行卖出持股交易等。

  如果上市公司可以随时购买股票并注销,那么当上市公司资金宽裕并且股价明显低估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一种强大而持久的护盘力量,这比运动化、项目化的上市公司回购更有实际意义,也能阻止股价继续跌入深渊,而非在跌入深渊之后再通过异常波动使投资者可能遭受更大的投资损失。

  如果不能放开回购A股,那么能不能先用B股市场做一个试点,管理层允许所有同时拥有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可以在B股股价不高于A股90%的时候进行回购,如果试点效果不错,未来可以推广至整个A股市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