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ST公司“摘帽” 玩五招戏法

2013-1-28 18:05:43东方财富 【字体: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下探,但在ST佳电成功“摘帽”的鼓舞下,*ST吉纤等16只ST股以涨停报收。商报记者采访发现,个股的“摘帽”法宝可谓五花八门,有的通过改善主营业务,有的借助“外力”脱

困,还有的则通过资产重组变身等五种方式规避退市风险。

  法宝一

  改善主营业务

  对于ST公司而言,在报告期内实现盈利是其“摘帽”的先决条件,而主营业务的改善,无疑是实现盈利最为直接的途径。现实中,通过改善主营业务摆脱窘境的ST公司并不多。自2006年7月之后,一直在ST板块中“厮混”的ST科龙,终于站在了“摘帽”的门槛前。

  据ST科龙2012年业绩预告,2012年公司净利润有望达到68110万元~79450万元,每股净资产已经达到1.03元,公司已符合“摘帽”标准。而ST科龙之所以能“脱困”,主营业务的改善居功甚伟。ST科龙表示,2012年下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快速增长,毛利率不断提升,统计数据显示,ST科龙的冰箱产品2012年11月零售量市场占有率达到17.93%。

  法宝二

  出售资产增收

  主营业务得到改善固然可喜,但对于大多数已经在退市边缘的ST公司而言,却是“远水难解近渴”。通过出售资产实现收益则方便得多,以ST狮头为例,2012年12月14日,公司在太原市产权交易中心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转让公司关停淘汰资产,通过两次报价,竞买人山西三铁爆破有限公司以5290万元竞得该资产,ST狮头表示本次处置资产产生的净利润,将超过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通过此番资产出售,还让ST狮头扔掉一个吞噬公司净利润的“赔钱货”,公司预计将扭亏为盈。

  法宝三

  资产重组变身

  资产重组是目前ST公司最行之有效的“摘帽”手段,A股历史上也不乏ST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因此ST股的资产重组向来最受资金追捧。如已在本月夺下8个涨停板的ST泰复,关键便在于成功实施资产重组后,公司基本面的大幅改善。根据ST泰复资产重组报告书显示,ST泰复向山东鲁地投资控股公司等8家公司或自然人定向增发3.01亿股,购买其鲁地投资以及子公司徐楼矿业与娄烦矿业100%股权,同时将原有丰泰生物股权以现金1094.98万元出售给北京正润创业投资公司。ST泰复的主营业务,因此变为铁矿石的开采、加工和铁精粉销售,并成为山东地矿局旗下唯一矿业整合平台。

  法宝四

  定向增发减负

  由于在交易所的“摘帽”规定中设有“每股净资产为正”这条标准,所以一些意欲“摘帽”的ST板块公司,开始在公司净资产上做文章,如已经掉入上交所风险警示板的ST厦华就通过增发募集资金,从而使公司有望符合“摘帽”标准。自2009年以来,ST厦华为改变“每股净资产”为负这一尴尬,ST厦华在去年实施了定向增发,以6.3元/股的发行价发行了1.5238亿股,成功募集资金9.6亿元。增发实施后,ST厦华净资产已转负为正,达到10880万元,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盈利0.06亿元,若公司能延续近三年以来的盈利态势,则ST厦华将有望跳出ST板块的桎梏。

  法宝五

  财政补贴“救命”

  当上市公司穷得无资产可出售、重组无希望、改善主营业务遥遥无期时,向大股东或当地政府伸手获取补贴,也是*ST公司保壳的一个法宝。如*ST国药,自2007年以来先后多次启动资产重组,但每次重组均无疾而终,而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ST国药便陷入持续亏损的窘境之中,*ST国药也因此濒临退市。然而就在2012年的最后阶段,*ST国药却收到了武汉东湖开发区管委会下拨的7500万元财政补贴,扭转了公司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亏损局面。

  相关新闻

  29只ST股有望“摘帽”

  随着ST佳电成功“摘帽”以及ST金化等公司提交“摘帽”申请,总共有29只ST股票有望“摘帽”。

  摘帽效应助推ST板块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自2012年以来A股市场已先后有70家ST公司成功实现“摘帽”,特别是进入去年四季度以后,随着2012年业绩预告的陆续披露,ST金谷源、*ST华科等多家曾经的ST公司在此期间“脱胎换骨”,而“摘帽”光环的护佑也令绝大多数“摘帽”概念股,在近期的行情中屡屡有惊艳的表现。国元证券投资顾问赖艺棠指出,每逢年报阶段,市场都有炒作ST的思维惯性,炒作逻辑是年报将至,上市公司势必尽最大努力“保壳”、“摘帽”,特别是新的“摘帽”标准较以往有所降低,更是激发了市场对ST公司“摘帽”预期的想像。

  部分ST股具摘帽条件

  炒作ST股的摘帽行情,向来是机会与陷阱并存,一旦所选股票的摘帽预期破裂,其股价往往跌入深渊,因此准确甄别ST股的摘帽潜力显得尤为重要。

  华融证券投资顾问李侠指出,大部分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都和财务指标不达标有关,按照新修订的“摘帽”标准,只要ST公司收入超过1000万元、扭亏、净资产为正,就符合“摘帽”条件,其中的业绩考核指标并未强调是“扣非后净利润”,这使得一些通过资产处置、财政补贴等方式扭亏的公司也可以“摘帽”。按照上述标准,并结合ST公司2012年业绩预告,以及2012年三季报披露的信息看,目前已有ST航投、ST德绵等13家ST公司具备“摘帽”条件;*ST大地等16家ST公司基本符合“摘帽”标准。另外被机构投资者关注的ST股,也具备较强的“摘帽”预期。

  虽然ST板块近期走势颇为风光,但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就资金流向看,ST板块目前的强势仍属游资炒作性质。因此投资者在具体操作时,还需根据ST摘帽股的市场表现特征适时介入。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则建议,投资者首选那些受政策扶持、业绩前景较为明确的未摘帽股,并对其进行组合投资,资金有限的投资者可平均分配,选择目前价格较低的3至5只股票买入,每只股票一直持有至“摘帽”后再卖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