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监局1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上海外资法人银行资产、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为1.62万亿元、1.11万亿元和7341亿元,同比增长6.03%、6.65%和6.92%;不良贷款率0.34%,整体
上海外资银行继续保持在衍生品交易、外汇贷款等方面的优势。截至2012年末,衍生交易名义本金余额达4.19万亿元,交易份额占全国银行业的1/3左右,外汇贷款占上海市场份额逾40%,继续保持引领作用。其次,国际化的网络优势显现,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全方位的跨境服务,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内保外贷和离岸金融等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跨境人民币交易市场份额占比约为20%,部分外资银行通过境外业务产生的收入已基本与境内业务相当,对母行整体的盈利贡献度显著提升。此外,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外资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农业信贷、船舶融资、能源金融等方面都颇具特色,有力助推上海银行业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和转型升级。特别是外资银行在发展优势业务的过程中,还引入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专业人才,提升了境内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能力,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
本地化继续推进。上海外资法人银行本地客户占比上升至41%,人民币业务占比上升至73%。上海外资银行公司治理架构趋于完善,贷款集中度、月日均存贷比等监管指标全部达标。上海外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成效显著。2012年末,外资法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296亿元,占对公贷款比重的20%;辖内外资银行共设小微企业专营支行3家;渣打中国获准发行5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贷款金融债,成为第一家获准发行小微企业债的外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的开业,填补了全国科技金融专业型银行的空白。
在华发展信心稳定。外资银行来沪新设机构热情不减,对在华的发展持续投入,截至2012年末,全球六大洲均有银行在上海设立营业性机构,其中,外资法人银行22家、外资银行分行78家、外资银行支行100家。此外,还有外资银行代表处83家。虽然海外裁员不断,但上海外资法人银行全国从业人员数增至3.5万人,3年内增长了38%;上海外资法人银行近5年累计获得增资约380亿元,其中2012年增资约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