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券商场外交易市场差异化雏形显现

2013-2-5 7:54:15东方财富 【字体:

  场外市场建设战略上,券商已开始分化。

  北京高华证券首席执行官(CEO)章星对场外市场的理解显然与国内刚刚获得柜台市场资格的券商有所差别。

  去年底,海通证

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申银万国、中信建投、广发证券、兴业证券成为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市场首批试点券商。按照《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规范》,柜台交易是指证券公司与特定交易对手方在集中交易场所之外进行的交易,或为投资者在集中交易场所之外进行交易提供服务的行为。柜台交易业务将以协议交易为主,同时尝试开展报价交易或做市商交易机制。

  章星眼中典型的场外市场结构是,券商直接和客户对手交易,再与其他券商进行交易对冲风险。简单来说,客户与客户之间的直接交易不在其理解范畴之中。

  1997年前的NASDAQ市场,个人投资者只能与做市商进行交易,无法通过网上系统与其他投资者直接交易。但近两年海外一些场外市场正在向混合型做市商模式转变,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模式逐步出现。

  章星坚持认为,国内券商拟建的柜台市场不能做成一个个小型“证券交易所”。在他看来,券商如果将柜台市场作为一个连续报价的系统,可能导致价格炒作,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另一个担心是,每个券商的柜台市场如标准不统一,全国性的统一市场难以有效形成。加之中小投资者对外场企业的认知粗浅,信披方面的不统一可能导致严重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价格出现严重扭曲。

  章星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国内权证市场前几年的末日轮炒作还历历在目,不少投资者往往血淋淋惨败于各个证券标的的博弈,中小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上一向弱势的局面仍未改变。

  普通投资者能否参与柜台市场的争议一直极为激烈。正方认为,只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和风险提示等环节,一些专业级和高风险承受的个人投资者可以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反方则认为个人投资者将推高产品价格的泡沫,不利于场外市场的平稳起航。

  西部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程晓明提出,如果没有做市商前期引导,个人投资者看不懂企业可能导致投资过分保守,继而将影响场外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他建议,为提高效率,初始可实行做市商制度,待市场活跃度提高之后,再引入连续报价的竞价体系放开投资者间交易。

  事实上,国内券商在客户分析和风险控制环节上经验不足,很多时候秉持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的方式生硬敷衍,确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一些投资者交易产品时不适当行为的发生。

  但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捆住手脚并非行业发展的正确举措。监管层已开始告别“保姆”情结,券商需习惯为竞争过程中的自杀式行为买单的思维模式。行业要做的,就是通过投资者教育和散户机构化,在充分提示风险的同时真正还原市场化,而不再是因噎废食。

  何况,行业无法回避的是来自于一线的广大客户需求。日前海通证券率先在柜台市场开售固定收益类产品并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91天和35天的相关产品分别5.2%和5%的收益率,被市场人士定义为战胜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亮相之举,而预期5.6%年化收益率的6月期产品仅4天便已售罄,足以证明在券商端被压制已久的客户固收需求有多旺盛。

  投资者间的产品转让需求使得部分券商对产品转让持有一份信心。他们认为,炒作产品、价格虚高等问题,可以通过当前净值转让等方式解决。而此前被部分市场人士质疑的柜台市场变身“小交易所”模式、鼓励客户交易从而赚取交易佣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免收交易佣金转向其他综合服务费用来实现。

  尽管场外市场建设选择路径的争论还会继续,但不论如何值得高兴的是,券商的差异化发展战略终于从这一刻真正告别纸上口号,而迈出实质步伐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