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国债期货正在渐行渐近。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张慎峰日前在参加上海市两会时表示,国债期货已经准备就绪,今年上半年有望正式推出。
金鹏经济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韩
推出国债期货的重要条件是有较大规模、流动性较好的国债现货市场,而目前我国现货市场的量已经非常大。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国债年度发行量已由2000年的0.3万亿元上升到1.4万亿元,可流通国债高达6.4万亿元,可以为国债期货提供充足的交割数量。
去年2月,中金所推出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向国债期货重启迈出了第一步。近一年来,仿真期货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日渐成熟,从刚开始的混乱局面逐步走向平稳、主力合约突出的现状。
张慎峰在上海市两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非常有希望正式推出。各有关部委都提出了积极支持国债期货上市的意见和建议,中金所正在履行相关程序,一旦获得国务院的批准,中金所可以在1-2个月内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虽然市场对国债期货呼吁已久,但是这次要动真格的了。”韩雪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分析,“国债期货推出的条件已经具备,特别是最近几年,各个期限结构之间的量比较平均,各期限的滚动发行已经成为规范。”
事实上,国债期货可谓是中国金融期货的先驱。早在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先开放了国债期货交易。由于可供交割的国债现券数量远小于国债期货的交易规模,因此,市场上的投机气氛越来越浓厚,风险也越来越大。
1995年2月,国债期货市场上发生了著名的“327”违规操作事件,对市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1995年5月1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决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中国首次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以失败而告终。
“那时候期现完全不对等,国债期货更多的是炒作、投机,并未正常发挥其避险功能,”韩雪表示,“目前我国现货市场的量已经非常大,与1995年的情况根本没有可比性。而且与17年前债券现货和期货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不同,目前期货行业已经具有完善的监管体系,交易所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到位,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像‘327事件’这种事情在今天是不会发生的。”对金融系统意义重大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债券市场、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业内专家表示,重推国债期货有利于实现“十二五”规划对于发展资本市场的要求,更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
对投资者来说,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债券价格的波动比以往更加频繁和剧烈,投资者迫切需要相关产品来对冲利率风险。而国债期货是最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其推出将填补这一空缺,满足债券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求。
韩雪也表示,“目前我国的利率为半市场化,甚至连半市场化也达不到。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债券投资者面临的利率风险必然会加剧。而国债利率是无风险利率,是所有金融产品定价的基础,投资者可以通过国债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寻找合理的远期利率标准。”
她同时认为:“国债期货的推出将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事件,利率市场化也能更好地发挥国债期货的金融功能,二者将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