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排查:65家公司7.47万亿信托,大棒落下银信业务占27%持续降,房信托萎缩债券信托暴涨
“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能做单一的绝不做集合,做集合效率低,资金成本高,而且出了风险
近期,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2012年信托业务数据引发热议。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信托全行业65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7.47万亿元,同比增长55.30%,目前已超过保险成为了第二大金融部门。
7.47万亿信托资产狂飙路
“在我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金融部门的崛起,像信托业这样一直饱受来自方方面面带有猜疑色彩的注目,似乎‘干不好’才是信托业的宿命,干好了,发展了,反倒是信托业的过错,加注于信托业身上的误解和误读实在是太多了。这有历史的因素,也有认识的原因。”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感叹。
作为近年来金融业的最大黑马,信托业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2009年之前信托业还处在缓慢爬行阶段,其管理资产规模用了8年的时间才勉强过万亿。
然而2009年之后,信托开始进入爆发增长期,连续4年保持了50%以上的增速。2009年末2.02万亿元,相比2008年末的1.22万亿元,增长65.57%;2010年末为3.04万亿元,2011年末为4.81万亿元,2012年末达7.47万亿元。如此增速和规模,使得信托业成为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金融部门。
相比券商、基金、银行等财富管理机构,信托公司作为唯一能跨金融市场、产业市场、不动产市场和另类投资市场开展投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拥有巨大的制度优势。这也成为近几年来信托业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不过,高速发展的同时如此的爆发式增长引来了不少争议,业内对信托业持续增长背后风险的担忧一直存在。
去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产品风险频繁暴露,特别是今明两年将面临房地产信托集中兑付重要节点,这都使得外界猜测如果信托业“刚性兑付”打破,全行业会否爆发系统性风险。
单一信托大幅增长
信托资产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其业务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与2011年粗放式地搞集合信托业务不同,2012年尤其是下半年,不少信托公司都在加大做单一信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北京一家信托公司高层表示。
数据显示,在7.47万亿元的信托资产中,集合资金信托余额为1.88万亿元,占比25.2%;单一资金信托余额为5.1万亿元,占比68.3%;管理财产信托余额4856亿元,占比6.5%。
从2010年以来,集合资金信托余额虽在量上保持增长,但占比却是先增后降。2010年末、2011年末以及2012年末,集合信托的占比分别为20.61%、28.25%、25.20%。而这三年,单一信托的占比分别为74.51%、68.21%、68.30%。
“2010年单一信托的占比非常高,这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银信合作业务。”上海一名信托业分析师告诉记者,“2011年银信合作业务被限制之后,当年单一信托的占比也下降很快。但去年不一样,银信合作业务大幅减少,但单一信托依然在增长,纯粹的单一信托业务是高速增长的。”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末银信合作业务占比27.18%,已连续两年下降。
有信托界人士认为,“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能做单一的绝不做集合,做集合效率低,资金成本高(加上发行费用),而且出了风险难处理,对品牌影响太大。”
房地产信托占比已低于10%
另外,从资金信托的投向来看,房地产、基础产业以及工商企业依然扮演着“三驾马车”的角色。
房地产信托的比例已出现明显下降,其占比已由2011年末的14.83%下降至9.85%。基础产业信托占比从2011年末的21.88%增至23.62%。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结构性差别,和2012年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2012年宏观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加之部分存量项目爆出风险或兑付问题,大多数信托公司在展业时都比2011年谨慎,具体地体现在风险较高的房地产项目、矿产项目和另类投资项目减少。但基础产业类信托以政信合作为主,遭遇463号文,2013年前景扑朔迷离。
同时,2012年,信托业明显地加大了对证券市场(债券)的投资力度,2012年末其资金余额已达到5330亿,相比2011年末的2264亿增加了135%,其过去三年的占比分别为3.90%、4.88%、7.63%,保持了三年的增长。
据了解,由于目前债券类信托的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的定期存款,并且普遍超过银行发售的固定收益类信托,债券类信托正受到投资者的普遍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