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以来市场走强,是增发再融资密集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但目前仍需警惕再融资过多成为拖累股市行情的绊脚石
1月A股IPO市场继续交出“白卷”,给予股市充足的反弹动力。实际上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已有3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定向增发预案,而去年同期仅有两家公司公布定向增发预案。其中,1月份金融业板块再融资额居首。
“去年底以来市场走强,是增发再融资密集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海通证券[11.50 0.00% 资金研报]高级策略分析师陈瑞明对导报导报记者表示,目前IPO暂停,仍需警惕再融资过多成为拖累股市行情的绊脚石。
增发数已近去年总量
截至20日,今年沪深两市共有39只个股发布定向增发预案,预计发行股份107.58亿股,募集资金额总计约542.71亿元。而去年同期仅有2家公司公布定向增发预案,募集资金额为37.17亿元。今年募资金额是去年同期的14.6倍。
鲁股方面,增发冲动也逐渐显露。机械制造业的山推股份(000680)拟向其控股股东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数量不超过1.061亿股A 股,发行价为3.92元/股,远低于目前5元以上的股价。齐星铁塔(002359)也加入了增发行列,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5亿股(含本数),发行价不低于8.15元/股,定价亦远低于目前10元左右的股价。
实际上,除拟定向增发公司激增外,已实施定向增发的金额也大幅增加。导报记者统计发现,1月有20家A 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方案,融资金额总计708.7亿元,环比增加45.4%。与此同时,有29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了定向增发预案,预计融资金额总计307.2亿元。从单笔融资金额看,受兴业银行(601166)大规模再融资拉动,1月实施定增的20家企业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35.4亿元,环比增长近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仅有40家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
金融业增发额居首
从已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看,制造业公司数量居前。受兴业银行大规模再融资拉动,金融业成为1月完成定向增发融资金额最高的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新推出的再融资预案,一批去年甚至前年就拟定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也在今年集中实施定向增发,其中不乏兴业银行、国电电力(600795)、酒钢宏兴(600307)等大盘股。其中,兴业银行累计募集资金额约为235.32亿元,居已经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之首。
从29家宣布定增预案的公司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能源矿业和建筑建材等行业。统计显示,制造业共有11家公司宣布定增预案,占1月宣布定增上市公司数量的37.9%;融资总额达99.8亿元,成为1月预计融资金额最高的行业。
拖累股价上行
“市场人气开始复苏,增发方案无论是定价还是审批都容易通过。”陈瑞明表示,就目前市场而言,定向增发也应注意节奏,增发规模累积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虽然股市行情不断回暖,不少个股行情走好,再融资个股却受到了市场的唾弃。单笔最大融资个股兴业银行在1月5日完成定增后,股价一路下行,至导报记者发稿时,报价18.36元/股,下跌幅度超过10%。
“个股表现好坏与近期热点板块轮动有关,但定向增发股股价持续走低,反映出市场对再融资的排斥态度。”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表示,不可忽视的是,增发价格往往与目前股价相差过大,股价存在一定的回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