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QFII和RQFII等境外长期资金扩容之际,本土长期资金入市也将迎来爆发。中国证监会昨日表示,将积极推动本土长期资金入市,涉及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和保险资金。目前已有9省养老金委托全国
■资金放水
本土长期资金入市空间大
在养老金入市方面,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目前地方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已经有9个省市试点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管理。去年3月,广东省首家委托全国社保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部分结存资金,规模为1000亿元。
证监会表示,目前尚未明确地方社保是统一委托全国社保管理,还是另外设立专门的机构。证监会下一步将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养老金投资运营的相关制度,推动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运营。
至于住房公积金,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住房公积金入市相关研究准备工作已经顺利启动,下一步证监会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改进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尽快推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修订。
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每年稳步增长,但是受落后的管理体制限制,住房公积金存在使用效率低、投资渠道狭窄的问题,只能投资银行存款和国债。
在保险资金方面,目前保险公司投资股票、股票型基金等资产的比例仅为总资产的10%,与法规目前规定的20%上限相比还有较大的投资空间。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政策,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重,推动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
2009年12月,保监会发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中明确规定,保险资金不得买入创业板股票,以及“特别处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的股票。
不过,在2010年8月正式发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则去掉了禁投创业板股票的规定,但并未直接放行,只称“具体投资方案将由保监会另行规定”。迄今为止,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的方案依然未出台。
台湾将获1000亿RQFII额度
证监会昨天还表示,证监会已经对增加1000亿元专项额度用于台湾地区机构开展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业务试点进行了研究。
该负责人说,证监会近期研究起草了RQFII相关法规的修改稿,主要内容包括扩大试点机构范围,取消股债的资产配置限制,由试点机构自主决定产品类型,进一步明确了RQFII投资范围,增加股指期货、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投资产品,同时简化申请文件要求。
■业务松绑
资产证券化即将转入常规
证监会昨日同时发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试点长达9年之久的资产证券化即将转入常规。
按照该征求意见稿,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包括企业应收款、信贷资产、信托收益权、基础设施收益权等财产权利,以及商业票据、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商业物业等不动产。
根据规定,证券公司可以成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做市商,按照交易场所的规则为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
规定同时降低了证券公司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准入门槛,取消有关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净资本规模等门槛限制,具备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资格,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券商均可申请设立专项资管计划从事该项业务。
为提升市场流动性,上述规定还允许资产支持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机构间报价与转让系统、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市场及证监会认可的其他交易场所进行转让。
符合公开发行条件的资产支持证券,还可以公开发行,并可以成为质押回购标的。
期货营业部准入门槛降低
证监会昨日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期货营业部设立有关问题的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规定大幅降低了期货公司营业部准入门槛,放宽营业部设立与分类评价结果挂钩的条件。
《规定》指出,分类评级在C类及以上的期货公司均可在全国范围内申请开立营业部。此前,只有评级在B级或以上的期货公司才能在全国范围设立营业部。
此外,该规定还简化了营业部设立的审核程序,减少审核中的征求意见环节。拟设营业部所在地证监会派出机构在审核过程中,只需向期货公司所在地证监会派出机构征求意见即可,无需再向其他已设营业部所在地证监会派出机构征求意见。
拟设营业部开业前的验收检查改为开业后的备案管理。原来规定,拟设营业部完成开业准备,须经所在地证监会派出机构验收检查合格后才能开业。此次调整后,期货公司无需再向监管部门申请验收检查,可以直接办理开业手续,并在开业后5个工作日内按要求向监管部门备案。
证监会在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批程序的同时,今后将重点抓好营业部的日常监管,不断强化对营业部经营行为合规性的监督检查。对于欺诈客户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将坚持“零容忍”的监管底线。
◇相关链接
基金公司等上市有望成行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昨日还表示,《基金法》修订后,允许基金管理公司采用股份制,取消了对持股5%以下股东的行政审批,为基金管理公司上市预留了空间。
据上述负责人透露,证监会将推动基金管理公司加快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支持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在内的符合条件的财富管理机构发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