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获准进入自贸区开展业务的各大银行正紧锣密鼓为“新”业务做准备时,被寄望享受“国民待遇”的外资行首当其冲。近日,汇丰、花旗两家外资行相继宣布将试水自贸区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
汇丰中国昨日表示已开始协助都福集团(Dover Corporation)通过其旗下一家位于上海自贸区的子公司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今日,花旗中国宣布将携手罗氏中国建立第一个全自动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
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是跨国企业在境内外实体间调拨资金的有效方法,能帮助企业将境内外业务的营运资金通过资金池的方式进行归集整合,甚至与全球资金池自动链接,这为企业的资金运营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和透明度,有助于企业进一步优化流动资金管理。
而该业务是《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出台以来外资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 《意见》中提到,“区内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开展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为其境内外关联企业提供经常项下集中收付业务。”
而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的竞争优势将非常明显。
“随着自贸区金融政策的逐步实施,区内企业在资金管理、融资、结算等各方面将有更多选择,同时能更好地管理财务风险。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有助于企业以更丰富的渠道和更优的融资成本获得资金,拓展业务。”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黄碧娟表示。
花旗称,作为上海自贸区内金融改革项目中率先启动的试点交易,全自动跨境人民币扫款架构充分利用外资行的全球电子平台,使企业客户可以跨境自由扫款,而无需提交支持文档或逐笔申请批复,从而进一步提升资金流动性和外汇管理效率。
与此同时,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推进也是自贸区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进步,可以提升人民币在跨国企业内作为主要交易结算货币的地位。
(责任编辑:DF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