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托旗下规模达30亿元的矿产信托“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以下简称“诚至金开1号”)兑付破题——中诚信托将只兑付本金,不兑付第三年剩余部分利息。
昨日中午,中诚信托发
不过,公告并未指出意向投资者的具体名称。接近工商银行的一位知情人士称,中信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将参与接盘。
而上述公告所指的客户经理,是指诚至金开1号的代销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多位投资者向早报记者表示,已经收到工商银行通知,可自1月28日起签署一份《授权委托书》,委托书的主要内容是将信托的受益权转让给意向投资人,这同时意味着投资者将放弃信托第三年剩余部分7.2%的利息,只能获得本金部分,而前两年利息已向投资者兑付。
“我问工行如果不签呢?他说随你,反正签完钱(本金)才能拿回来。”一位投资者表示。
不兑付剩余利息
早报记者采访多位投资者了解到,投资者正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签署一份《授权委托书》,将信托的受益权转让给意向投资人,签署后本金将于今年1月31日前到账;二是不同意签署,即认定投资者还需要持有信托受益权,则风险自担,未来可能会获得预期的全部本息收入,但更大的可能性是血本无归。
选择第一种方案的投资者在2011年、2012年已获得正常预期年收益,2013年获得约2.8%的收益基础上,还将拿到信托产品的本金,即投资者总共将得到“本金+1年9.5%的收益+1年10%的收益+1年2.8%的收益”,如投资者签字同意,本金将于今年1月31日前到账。
根据信托计划,投资者第三年的年化利息应有10%。
“以投资300万元为例,第一年的年收益是9.5%,第二年是10%,而第三年只有2.8%。”一位投资者解释,实际损失的利息在7.2%左右。
不少投资者对这一解决方案感到不满,认为应该本息全额兑付,否则属于违约。
但更多的投资者无奈地接受了这一方案,“毕竟再等下去拿回本金的可能性很低,而为了这本金,已经好几晚睡不着觉了。”
公开信息显示,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2011年2月1日正式成立,由中诚信托发行,工商银行代销,涉及约700位投资者,募集总规模30.3亿元,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进行股权投资,预期收益率9.5%~11%,信托计划投资门槛300万元,2014年1月31日到期。信托资金是以股权投资附加回购的方式运用信托资金;振富集团可以将股权投资款用于煤矿收购价款、技改投入、洗煤厂建设、资源价款及受托人认可的其他支出。
2012年二季度,振富集团因账外民间融资卷入了三笔诉讼案件,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于锁、王平彦被警方带走,加上公司旗下煤矿采矿权纠纷长期难解、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信托计划由此陷入兑付危机.
随着振富集团旗下煤矿所涉及的采矿权纠纷和采矿许可证问题在今年1月22日得到解决,中诚信托与意向投资者的谈判很快达成一致,这一让投资者和金融市场担忧数月之久的信托兑付危机事件暂时告一段落。
神秘的接盘方
据悉,上述《委托授权书》已经下发至相关分支行,而已经与工商银行接触的投资者称,被“再三叮嘱”不可将《委托授权书》外传。
有投资者质疑,无论是中诚信托的公告,还是《委托授权书》都过于模糊,对接盘者语焉不详,“公告和授权书都只模糊地说是意向投资者,这个接盘者是谁,他们是怎么议价的,为什么正好是本金收回而不是本金加利息,我们都不知情。”
据财新网报道,中诚信托已于1月20日与三家战略投资者(接盘方)达成初步共识。其引述中诚信托内部人士消息称,上述接盘方分别来自中诚信托、工商银行和山西地方政府推介。而此前先后被市场传为接盘方的山西省金融办、中国工商银行、中诚信托和华融资产均已向媒体表示,不会兜底上述信托产品。
接近工商银行的一位知情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中信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将参与接盘,“目前已经进入交易手续过程”。但该人士拒绝透露该公司的具体名称与接盘资金量。
今年1月22日中诚信托发布《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临时报告(四)》,显示振富集团旗下核心资产白家峁煤矿审批已获当地村民的一致支持。此前,由于白家峁煤矿与当地村民之间产权纠纷复杂,煤矿整合方案迟迟未能获得政府部门的批复,这被视为是中诚信托处置振富集团资产的最大障碍被清除。当时,中诚信托在报告中表示,正在“积极寻找潜在投资者”。
(责任编辑:DF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