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走势又让投资者捏了一把冷汗,临近午盘银行、地产、保险等权重股集体下挫,拖累指数迅速下行,上证指数下午开盘后一度跌破3300点,最大跌幅达2.73%,后来虽有所回升,收盘仍跌0.89%,
伞形信托易致系统风险
“今天中午市场突然大跌,确实是由部分银行理财去杠杆传闻导致。”招商证券投顾陈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昨日午间市场传出消息称,银行收紧伞形信托。以光大银行为例,下周起明确调低伞形信托配资杠杆,非A级客户配资原来可做到1:3,现在降到了1:2.5,预警止损修改为0.93/0.88.
所谓伞形信托,是借鉴伞形基金的产物,指同一个信托产品之中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子信托,投资者可根据投资偏好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进行组合投资,满足不同的投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用银行理财资金借道信托产品,通过配资、融资等方式,增加杠杆后投资于股市。
陈杞表示,监管层可能担心高杠杆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目前,市场上伞形信托的优先级与劣后级金额的比例有五等,对应的是投资者以2倍、2.5倍、3倍、3.5倍和4倍的杠杆进行股票交易。由于使用了最高4倍的杠杆,在为客户提供超额收益的可能下,也带来了相对较高的投资风险。尤其是有不少伞形信托的计划存续期仅为半年,游资性质明显,因此也为股市带来了风险。
“有此前银监会禁止委托贷款资金进入股市、严查融资融券的先例,再加上今年1月已有地方证监局叫停了伞形信托,如今全国范围内叫停也是有可能的。”陈杞表示。
此后,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肖立强、许荣聪证实,银行理财去杠杆消息属实,某股份制银行自下周起,触及止损需要在T+1日上午10:30前补仓,否则平仓。与此同时,下周起客户签署信托合同和补充协议后才可操作。
减缓新增信托资金涌入
部分银行理财去杠杆传闻,为何会对市场构成利空?陈杞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阶段性牛市,不断刺激着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投向股市的信托规模为4301.4亿元,相比二季度末的3406.9亿元增加了894.5亿元。这意味着,在第三季度平均每个月有近300亿元的新资金通过信托进入A股市场。
“除了传统的融资融券业务外,伞形信托作为新型融资渠道,是这波银行理财资金间接入市的主要通道。”一国有大行金融研究部主管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资金通过信托进入股市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阳光私募、单一账户的结构化信托模式以及伞形信托。而相比前两种较传统的模式,伞形信托才是这一波新增理财资金涌入A股的最大通道。
据格上理财统计,目前伞形信托市场存量规模不低于1500亿元,受到部分投资者特别是超大户的青睐。信托公司通过设置预警线和平仓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信托计划资金的安全性。
长期资金面影响不大
那么,银行收紧伞形信托,对股市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陈杞表示,对于伞形信托方面的政策调整,市场早有预期,即使消息属实,也是伞形信托杠杆比例回归合理水平。虽然对市场资金面短期会有负面影响,但在目前较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中,长期影响并不大。
肖立强和许荣聪对此也认为,投资者对此消息不必过于慌张。首先,银行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比重低,杠杆不高;其次,之前做配资多的股份制银行降低配资比例属正常行为;此外,目前大行基本不做配资,预估伞形信托的规模为3000亿~4000亿元,总体规模也不大。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