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宽松潮愈演愈烈,非美货币纷纷在贬值的路上越走越远,人民币贬值压力骤升。当前市场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2015年人民币会否迈向贬值通道?是否尚有大型宽松可期待?
当
2015年汇率波幅或扩大
近日以来,人民币即期市场交易价格一直逼近中间价下浮2%的跌停位置附近,这是官方允许的单日浮动的下限。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有关“央行推动人民币迈上贬值通道”的猜测盛嚣尘上。
这一猜测的确事出有因。2014年下半年,这种猜测的成因是源于不断升温的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持续走强的美元,美元对新兴市场货币普遍升值;2015年伊始,“全球宽松潮”又为这一猜测加了一把火。
近期,除了欧洲央行推出了万亿QE,瑞士、印度、秘鲁、埃及、土耳其和加拿大等国已经毅然加入了“全球降息潮”,暗淡的全球经济也或将使这波“降息潮”愈演愈烈。然而,中国在去年11月意外降息后便再没有大动作。
虽然全球央行纷纷降息,推行非常规货币政策,但中国的情况有点不同,因此货币政策的动力也不同。第一,中国仍然保持较高经济增速、通胀数据为正。此外,中国正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且最为关键的出口数据并未受到影响,因此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央行并没有足够动力推动人民币贬值。高路易说。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汇率市场化,且面临美元一家独强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将会放大。“2015年人民币会出现更大汇率波动。我认为,今年人民币波幅或将进一步扩大,从2%扩至3%到4%。” 高路易称。
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近两日,人民币贬值幅度已逼近中间价的2%。
中国资本外流风险有限
除了汇率走势,在强势美元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外流风险也受到市场关注。据目前初步估计,中国第四季度国际收支仍可能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
当前,FDI仍呈净流入,不过短期金融资本呈净流出。高路易表示,中国不存在较大资本流出压力,当前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较大,尽管资本项逆差近期有所扩大,但这可能在2015年有所改善。资本流动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长期资本流动,如建工厂、创建公司等外商直接投资(FDI),第二种则是短期金融资本。
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表示,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加大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2014年3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促使企业结汇意愿减弱;二是2014年世界经济整体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缓慢复苏,美联储退出QE,全年美元指数上升了12%。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资本大量回流美国,而许多新兴市场出现了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的压力;此外,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境内市场主体资产负债币种结构出现调整。
尽管中国资本外流风险有限,但高路易认为中国仍然要警惕类似2013年5月的“退出恐慌”(taper tantrum)。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释放提前退出QE信号,导致国际资本疯狂撤离新兴市场。 “如果资本外流伤及其他新兴市场,中国难免受到拖累。”他说。
至于外界对于中国GDP增速的担忧,高路易表示中国增长基本面良好,只是改革的挑战较为复杂,不用过分担忧增速大幅放缓。
苏格兰皇家银行预计,至2020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或为6.5%, 至2030年的潜在增长率为5%-5.5%。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