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资本市场期盼已久的新衍生品—股票期权将正式上市。根据证监会的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以上证50ETF为标的,开展期权交易试点。上交所宣布将于2月7日进行期权通关测试,按上线切
1
准备工作就绪
记者了解到,上交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正从规则体系、市场培训交易、技术系统开发、应急预案准备等方面,推进股票期权准备工作。
规则体系方面,随着2月3日上交所发布《股票期权持仓限额管理业务指引》,现已形成从规则到指引再到指南等一系列股票期权管理规范框架。今年1月9日,证监会发布《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股票期权交易试点指引》。其后,上交所发布《股票期权试点交易规则》、《股票期权试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股票期权试点做市商业务指引》、《股票期权交易取消审核委员会暂行规定》;中国结算发布《股票期权试点结算规则》;上交所和中国结算联合发布《股票期权试点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关于股票期权结算价格计算方法的通知》。此外,上交所就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具体开展股票期权业务、做市商业务、风险控制等核心问题发布了系列指南性文件。
技术系统准备方面,上交所、中国结算已组织完成2轮共计5场期权全网测试、2场期权全市场上线演练,包括:期权业务功能测试、期权系统性能及故障切换测试、上线切换操作过程演练。此外,为确保系统安全上线,上交所将于2月7日进行期权通关测试,按上线切换要求准备技术系统,并对系统做全市场通关验证。
此外,中国结算表示,1月23日,中国结算的期权结算系统已上线,等待2月9日业务开通。
就期货公司参与期权交易的情况和做市商评选的情况,上交所表示,经过现场检查,有13家期货公司通过了技术检查。经过开户和结算等相关准备,现有10家期货公司开通股票期权经纪交易权限。1月29日,上交所对通过专项检查验收的12家申请做市业务的证券公司组织了专业评价,最终确定8家证券公司为试点初期做市商。截至昨天,71家证券公司和10家期货公司已有投资者开户。
据悉,10家期货公司分别为永安、南华、中信、光大、新湖、中国国际、海通、银河、长江、万达。8家券商分别是广发证券 、中信证券 、海通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证券 、东方证券 、招商证券和齐鲁证券 .
2
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大家经常讨论中国股市为什么是牛短熊长,原因很多,我认为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投资者结构,二是约束机制不健全,而这背后都与风险管理工具不健全有关。”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指出,目前上交所的上市公司达到1000家,沪市总市值25万亿元,占中国2014年GDP近40%。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还没有一款风险转移工具,本身就是较大的潜在风险。
有分析指出,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我国股市建立成熟的市场。因为,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离不开一个发达健全的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又离不开风险管理。中国资本市场要成熟,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必须完善风险管理工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管理风险的工具大致有四个方面: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规避、风险转移。上交所表示,目前在银行业内,这四个风险管理工具都用得很顺利。但在我国资本市场还有缺陷,具体来看,风险分散的功能已有基金管理的组合投资方法;风险对冲有了股指期货 ;风险规避有担保。但具有风险转移功能的金融工具只有期权。
有了股票期权还会对吸引长期资金入市起到积极作用,黄红元指出,美国证券市场蓝筹股市值占80%,高波动性的网络股和高科技股占20%,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这类长期机构持有市值的40%至60%。这些长期资金之所以能源源不断进入股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期权这样的风险转移工具,可用于管理市场风险。现货长期持有者可以通过ETF期权来丰富风险管理和收益增强的手段,由此将令长期资金对现货配置需求的提升。
例如,此次ETF期权的推出有助于吸引投资者参与股市并长期持股。有了ETF期权业务,投资者可以在持有现货ETF的同时,通过购买认沽期权来管理标的价格下跌的风险,对这部分投资者而言,不但不会转移在股市的资金,反而可能投入新的资金参与期权交易。对于没有持有股票现货的投资者来说,也可能在ETF期权业务推出后,利用其进行风险管理并重新将资金投入股市。期权产品会对现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股票期权的推出也会带来机构产品创新,推动资管业务大发展。黄红元表示,发展股票期权有利于支持行业创新,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目前,就资管业务而言,证券公司产品单一与基础风险管理工具匮乏关联较大。从国外实践看,随着国内期货、期权基础风险管理工具的丰富,我国证券公司创新的空间将呈几何倍数放大。例如,可以利用期权来开发保本型的结构化产品。
3
严控初期风险
对于股票期权产品推出之初的表现预期,黄红元表示,“研究推演期权产品时,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考虑一推出来就很活跃,非常好用。”
基于此,在风险防控方面,上交所对即将推出的股票期权采用多方面工具,借鉴了国际、国内、期货、现货多种工具和手段,例如期货界常用的保证金 、逐日盯市、股票市场涨跌停板,期货市场的限仓等。
针对股票期权规则发布后,市场反馈“门槛高”、“制度严”等声音,黄红元承认,在股票期权上市初期,各项制度机制的控制比较严格,但他同时指出,落脚点是保证期权能平稳推出,能得到市场、社会各方的充分认知和广泛接受,保证股票期权不在刚落地时带来大的波动。因此,愿意牺牲初期部分的流动性,给市场参与者一段时间来观察、熟悉、实践,真正学会、弄懂期权,从而换取它长期、平稳的成长。
据悉,在投资者门槛方面,上交所规定个人投资者“五有一无”的准入条件。同时,ETF期权规定严格的限仓、限购制度。如此严格的投资者准入和限仓措施,目的是要防范投资者不理性交易行为,维护期权市场稳定运行。
就期权合约的设置来看,也处处体现了谨慎的态度。例如,上市初期,为便于投资者熟悉期权产品,同时避免分散流动性,上交所50ETF期权只设置5个行权价格,包括1个平值合约、2个实值合约和2个虚值合约;个人投资者的权利仓持仓限额仅为20张。
风险控制上,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聂燕表示,中国结算建立了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在深入研究境内外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措施。事前有交易资金前端检查;事中有逐日盯市的保证金制度;事后有强行平仓、违约处置及结算担保金等。特别是为了防止期权市场、现货市场之间发生风险传递,建立独立的参与人管理制度,严格准入,无论是证券公司还是期货公司,都需单独申请期权结算资格、单独交纳结算担保金、单独开立资金保证金账户,隔离了期权市场资金和现货市场资金,避免因不同市场间风险传递而产生系统性风险。
此外,股票期权试点中引入做市商制度,在维持价格合理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上交所副总经理谢玮指出,上交所ETF期权引入做市商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通过做市商的连续双边报价可以增强期权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性;稳定交易价格,缓冲市场波动;平抑市场投机,当市场出现过度投机时,由于价格纠错的原因,做市商将在市场上执行与其他投资者相反方向的操作,努力维持价格的稳定。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