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行情 ,赚钱机会多,但并非对每位投资者都适用。炒股要有热情,但也需把握分寸,懂得敬畏市场,避免“透支”。否则,机会可能变成压力和包袱,甚至是风险。
选股别
“透支”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但有的投资者习惯于选择十几只股票 ,号称分散投资、降低成本。其实,持有十几只与持有一只股票并无两样,贯彻“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财思想,是将闲置资金在银行储蓄、保险与资本市场之间进行分配,而不是只在股票本身做分散投资文章,因为这并不能回避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正确的炒股策略,是选择能管得住的两到三只股票即可。
价值别“透支”
按照主业竞争力优势及获利情况,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就那样了,但有的投资者不考虑股票所处经济周期、所在行业状况,尤其是公司的经营现状,对于绩差股情有独钟,甚至期盼股价的表现超出绩优股。事实上,股票的价格永远由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决定,而不是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和偏好所决定。因此,投资者应避免价值“透支”,若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成长性及业绩已不具有这样的股价条件,再一厢情愿坚持持有是不合适的。
信息别“透支”
投资者青睐某只股票,并不一定要买它,而是要加以关注,在合适的条件下购买。偏爱一只股票,也不是天天操作就能获利,只要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保持稳定性,长期持有未尝不可。投资股票要立足于价值分析,无论市场怎么评价及出现什么样的信息,上市公司的价值不会因为信息的多寡有所变化。投资者要以阅读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为重,把握并善于运用透明的准确性信息,以此作为决策参考。因为,选择哪只股票,什么时间买、什么时间卖,没有谁能给出准确答案。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投资者应自己掌握决定权,倘道听途说,盲目听信各种专家消息,最终是有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
环境别“透支”
在相对嘈杂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不容易保持独立性,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所谓炒股环境,不仅有经济发展周期环境,也有证券市场的牛熊周期环境及投资者的心理环境。其实,目前投资者的环境已今非昔比,通过证券市场炒股盈利渠道也更多样化。基金、股指期货 、融资融券 、创业板 、沪港通、个股期权等业务品种的推出,都在为炒股创造更多机会。投资者应当对市场的投资环境有充分把握,才能作出有效的投资活动安排。目标别“透支”。
从资金时代到资本时代,投资者需有理性投资观念。比如,在看到股权增值的背后,也应看到股权贬值的风险。制定炒股目标时,要根据不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作出相应安排。又如,投资者可以通过融资融券开展投资活动,但无论是在融资融券目标计划制定,还是融资融券实施的各环节,都需有条不紊地进行,控制在合适的杠杆范围内。投资者要选择适合自己投资标的的证券产品,完成炒股目标。如果制定的目标过于短浅或过于宽泛,缺乏可行性,对操作将极其不利。只有做到量力而行,才能使投资之路走得更稳健。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