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亚投行,中国成功地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上撕开了一道口子。由美国一手建立,主宰了全球整整70年的美元体系,遭到当头棒喝。随之而来的是中美在亚投行的博弈,有报道称,中美角力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另据报道,《路透》引述印尼财长Bambang Brodjonegoro表示,虽然北京想要成为亚投行(AIIB)总部所在地,但印尼将争取使亚投行总部设在雅加达。
中国为赢得大国支持放弃否决权
据引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已经主动提出一项提案,内容是放弃在亚投行中的否决权,此举旨在吸引主要的欧洲国家加入这家由中国带头成立的银行。
据参与创建亚投行的相关人士透露,过去几周时间里中国的谈判官员已经向美国在欧洲最坚定的一些盟友提出了上述提议。他们表示,这项提议对于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与美国“分手”并同意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项提议意味着,没有哪个国家能在亚投行中主导决策进程,这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长久以来的做法大相径庭。美国虽然只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只有20%的投票权,但美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一票否决”权,此机制备受诟病。
国内外官员均表示,对中国来说,目前为止所取得的与成立亚投行相关的进展代表着一种难得的胜利。他们指出,中国仔细小心的规划令亚投行给美国方面带来了一种更加严肃的挑战,后者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国方面‘从长计议’的做法颇见成效。”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家、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和金融研究部主任的普拉萨(Eswar Prasad)说道。“他们并不着急,因为他们知道其他国家会来投奔。”
美国财政部官员则拒绝就中国方面作出的“无否决权”承诺置评。
除了放弃否决权外,面对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对亚投行治理能力和公开透明的担心,中国也采取了其他措施。
金立群是中国政府任命的亚投行筹备组组长。他招募了不少退休的世界银行职员,在华盛顿与他们商讨如何解决亚投行治理结构问题,以提高新银行在西方国家的公信力。他为亚投行聘请的第一个员工是Natalie Lichtenstein,也是前世界银行律师。
据媒体此前报道,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22日说,亚投行初创阶段中国出资额最高可达50%;亚投行将尽量以达成一致的方式决策,而不是靠投票权决定。根据对此了解的官员表示,亚投行有望实现预期的1000亿美元注册资本,而中国最初宣布投入500亿美元作为初始资金。
中国正试图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北京对于亚投行的精心设计则凸显了中国领导人的影响力。根据中国和西方国家官员,正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过去六十年中,将华盛顿的影响力播撒到偏远地区,亚投行也有可能为北京实现这一构想。
习近平在2013年底提出成立亚投行,以资助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建设所需的资金,则远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所能满足。中国政府估计,从现在起到2020年,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年资金需求量在7300亿美元左右。
中美角力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过去一年里,美国一直在敦促其盟友不要加入亚投行,称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工具,并表示如果没有适当规管,亚投行会让借款国债台高筑、腐败连连。
据报道,截至目前,亚投行的意向创始国将增加至33个,包括:中国、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老挝、马尔代夫、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泰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西兰、越南、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卢森堡和瑞士。
由美国主导的七国集团(G7)中,四个国家已经“倒戈”,只剩下日本、加拿大和美国自己还在门外。独立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前所长贝格斯滕甚至撰文,劝美国也加入亚投行。
来自彭博社的报道显示,加拿大正在积极考虑加入亚投行,这将使美国和日本成为G7成员国中唯二仍在质疑亚投行管理能力和安全性的国家。加拿大财政部发言人David Barnabe在一封邮件声明中称:“加拿大正在积极考虑此提议。”他也表示,中国官员只是宏观规划了此机构,但“现有的各成员国之间关于亚投行目标、治理结构、运营模式的讨论仍在进行中,这些讨论或许需要持续数月。”
报道称,美国对亚投行的“围堵”彻底宣告失败。
无利不起早,对于欧洲各国来讲,亚投行是一个分享亚洲经济发展收益的平台。目前,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差,与欧美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亚投行的直接竞争对手亚洲开发银行统计,2010年至2020年,亚洲各国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合计约需8万亿美元,另需近3000亿美元用于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
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无论是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还是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目前都无力填补。亚投行正是瞄准了这块宝藏,希望利用中国的资金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带领大家一起“淘金”。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撰文指出,经济互利才是欧洲各国加入亚投行的原因:“亚洲地区巨大的基建需求给了相关投资以巨大的商业回报机会,中国过去三十多年对基础设施的海量投入以及更大的产出本身就是明证……中国回应了亚洲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共同需求,这是现有多边国际开发机构所无法充分满足的。”
经济考量之外,还有中美两国对国际秩序主导权的角力。
自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建立以来,美国就一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绝对霸主。通过打造以美元中心的货币体系,美国稳居全球金融食物链顶端,IMF和世界银行正是其重要工具。
但随着近年来新兴市场的崛起,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墨守成规,已无法反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日益提升的地位。以IMF为例,目前,美国是IMF的最大股东,具有17.69%的表决权,中国仅占4%。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以名义GDP总值计算,2013年美国GDP为16.8万亿美元,中国为9.24万亿美元。
中国的GDP已超过美国的一半,但在IMF所占的份额不足美国的1/4。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并没有相应提升。
而且,IMF或世界银行已经无法满足发展中国家巨大的贷款需求。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他在IMF工作期间,就曾深感发展中国家获得贷款之不易。即便是最需要贷款的非洲,要想从IMF获得几百万美元贷款,不仅流程极为繁琐,更要附加不计其数的条件。
中国曾试图在现有体系内寻求变革,但受到了美国的巨大阻力。2010年底,G20一致同意改革IMF,决定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以便提升新兴市场国家的投票权,同时欧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两个执行董事席位,提升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但最终结果是,美国国会拒绝批准这个改革方案,改革无疾而终。
同一年,中国尝试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的努力也被美国以“货币自由化程度不够”为由否决。事实上,美国是唯一一个阻挡IMF改革的国家。
此路不通,只能另辟蹊径。2014年7月,金砖银行成立; 2014年12月,丝路基金成立;而亚投行尚未成立就已经吸引了33个国家,全球为之侧目。
美国财长杰克·卢在国会的一番表态道出了美国人的忧虑:“我国的国际信任度及影响力正在受到威胁”。
卢对国会说,推进IMF改革是维护美国在IMF主导地位的最佳方法,也是保护美国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的最佳途径。
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
美国依然采取冷战思维,固守传统阵营利益,一城一地寸土不让。不仅拒绝改革IMF,还游说各位盟友不要加入亚投行,对崛起中的中国进行全方位围堵;
中国人则轻巧地一“跳”,不纠缠于既有僵局,敞开大门,主张多边共赢,借经济崛起之“势”,将利益拿来与大家分享,最终把局面“做活”,打开一片全新天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亚投行这局棋,美中一守一攻,高下立现。
印尼财长:将与北京竞争亚投行总部
据凤凰财经报道,据《路透》引述印尼财长Bambang Brodjonegoro表示,虽然北京想要成为亚投行(AIIB)总部所在地,但印尼将争取使亚投行总部设在雅加达。
印尼财长周一在香港举办的瑞信亚洲投资年会上发言:“我们渴望将(亚投行)总部设在雅加达,当然我们需要和北京竞争。”他也回应了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最近关于亚投行的演讲,楼继伟表示亚投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将会互惠互补,投资集中在开发、教育和基础建设上。
而印尼财长则表示:“亚投行只专注于基础建设上。”
此前报有道称,北京是亚投行总部的首选地址。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昨日表示,根据目前的进展,亚投行本月底意向创始国将达到35个。该行将按国际标准,并实行开放运行,投资范围将十分宽泛。
还有谁要申请亚投行?
3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国申请程序进入最后一周,韩国、澳大利亚,甚至日本、美国均有要申请加入的传言。而根据中国官方披露的信息来推算,至少还有两个国家将在此期间申请加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亚投行临时秘书长金立群的表态来推算,在未来一周中,将有至少另外两个国家宣布加入。
“目前来看,韩国、澳大利亚可能性最大,也不排除日本的可能性。”一位与亚投行接触密切的外交人士表示。
在各国媒体上,针对澳大利亚等国是否加入亚投行的争论仍然在继续,尤其集中于美国颇有影响力的亚洲国家。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3月20日的头版头条新闻报道称,澳大利亚政府已决定加入亚投行,澳方投资额尚未最终确定,可能在数亿至30亿美元之间。3月23日截至本报发稿,澳大利亚政府尚未正式宣布申请加入亚投行。
而从韩国方面来看,上周,韩国媒体多次报道韩国已经决定加入,政府也多次出面否认媒体报道。3月2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首尔会见韩国外长尹炳世,邀请韩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日本也突然开始转变态度。据日本媒体报道,关于是否加入亚投行,日本政府开始现“迁就”论调。日方认为如果不加入亚投行,就有可能在与欧洲的竞争中面临不利局面。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20日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投行表示,如果妥善的融资审查机制等得到确保,就不排除加入其中进行磋商的可能性。
“所有的讨论除了美国态度明确外,其他包括日本在内的各个国家都一直在磋商中。”上述外交人士表示。他透露,日本从未在原则上否认加入的可能性。
在北京时间3月23日,《华尔街日报》报道,奥巴马政府提议亚投行与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方式的用意在于引导亚投行向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目标发展。”报道称。
据俄媒23日报道,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斯托尔恰克表示,俄罗斯尚未决定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投行进程时间轴:
2014年10月24日 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
2015年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提交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的确认函。
2015年3月17日,法国、德国、意大利宣布愿意加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2015年3月18日,卢森堡向中方提出加入亚投行申请。
2015年3月20日,瑞士宣布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
2015年3月31日,创始成员国截止日期。
2015年中,完成亚投行章程谈判并签署。
(责任编辑:DF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