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推进地方融资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同比多增2013亿元、环比多增3798亿元,增幅显著。其中,居民短期信贷新增1704亿元,中长期信贷新增2941亿元;非金融公司中长期贷款新增3176亿元,短期贷款新增1858亿元,票据融资新增3455亿元。对于非金融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与全部信贷的占比为25%,前五个月平均为38%;票据融资占比为四成,连续第二个月高位;短期贷款的占比小幅回升。
民族证券宏观分析师朱启兵昨日对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表示,“6月信贷虽有显著增长,但其结构并不尽如人意,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的走势相对偏弱,将直接削弱未来经济企稳的力度。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风险偏好难以扭转,6月信贷回暖不排除年中这一季节性因素所致,未来经济企稳仍将需要较长时间。”
在信贷大幅回暖的带动下,6月社融规模为1.86万亿元,环比大幅增长6404亿元,但同比依然为负。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也出现了超预期的明显回升,从5月末的10.8%上升到11.8%,接近国务院年初确定的12%的增速目标,但比去年末仍低0.4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分析师孙稳存认为,“6月货币政策加大宽松力度,实施了降准降息措施,这导致融资出现一定的恢复。融资恢复主要是通过增加表内融资实现的,表外融资增加较少。6月1.86万亿的社会融资中,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以外的融资仅增加1484亿元。货币政策的放松以及表内融资的提升,促使M2增速回升。这可能是监管加强和政策放松双管齐下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6月监管加强以及市场大跌导致了资金入市速度减慢。数据显示,非银行金融机构6月新增存款仅为1934亿,为5月的1.94万亿的1/10,减少了90%。“这表明在监管加强和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进入股市的增量资金很少。”孙稳存分析,6月新增存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但是减少最明显的是居民存款,减少9000亿左右,企业存款减少4000亿左右,企业存款减少幅度相对较少,这表明短期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比重有所上升。
朱启兵向记者表示,下半年财政政策仍将更加积极,预计经济有望在三季度末出现止跌迹象。
而在货币政策上,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6月货币融资增速显著反弹,意味着下半年经济通胀有望见底回升,我们预测年末通胀或反弹至1.7%,这意味着当前2%的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空间有限,因而年内宽松货币政策或更多以定向宽松政策为主。”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