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银行结售汇再现大幅逆差,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顺差,加上此前央行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创历史单月最大降幅,数据彰显国内外汇市场供求
国家外汇管理局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7月,银行结汇8654亿元,售汇11310亿元,结售汇逆差2655亿元,上月为顺差129亿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8434亿元,售汇10177亿元,结售汇逆差1743亿元;银行自身结汇221亿元,售汇1133亿元,结售汇逆差912亿元。结汇规模明显减少,而售汇规模显著增加,显示出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居民和企业持汇意愿较高。
这与前期央行公布的外汇占款方向一致。数据显示,7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3080亿元,至26.4万亿元;7月末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下降2491亿元,至28.9万亿元,降幅均创历史最大单月纪录。此外,7月份外汇存款环比减少400亿美元,外汇存款余额同比增速-0.1%,为5年多来首次负增长。
“今年以来,外汇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从二季度开始出现明显放缓,银行代客结售汇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初出现较大逆差,上月顺差后又转逆差。此外,我们测算外币存款余额占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的比值一季度冲高、二季度回落。显然,在当前的意愿结售汇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持汇意愿受到汇率走势的显著影响。随着美联储加息临近,美元回调完成重新上行的话,预计持汇意愿将提高,外汇存款也会上升。”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此分析表示。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测算的 “热钱”跨境流动情况显示,7月份“热钱”跨境流出达到838亿美元,相比上月多增73亿美元,创下近年来单月流出规模新高,拖累外汇占款大幅减少。
“即便经过跨境人民币支付的调整,7月热钱流出规模幅度也是空前的。救市投弹和热钱出逃使人民币流动性形成临时的微妙平衡。”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晶认为,国家通过证金公司向股市投放天量资金的情况不可能成为常态,上述平衡将在近期被迅速打破,这就需要央行进一步的降准政策。
李慧勇也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时点临近、美元重新强势上行,以及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预期年内市场主体仍将保持较强的持汇倾向,在外汇占款持续趋势性减少的背景下,央行或将在近期提前出手,通过降准等手段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