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塞浦路斯危机港版“真人秀”

2013-3-21 8:11:09东方财富 【字体:

  3月19日,周二。有论者以《香港恐现塞国式危机〉为题,替这个近日铺天盖地的话题发掘出一个香港角度。

  标题看似危言耸听,但塞浦路斯与香港确有不少相似之处,除了皆为细小、灵活而开放的经济体外,塞浦路斯身在欧元区,无印钞能力和货币政策自主权;香港则受制于联汇,资金虽百分百自由进出,利率却必须紧随美国。港塞两地都是国际知名的金融中心,且于不同时候经历过楼市泡沫爆破之苦,塞国危机在港上演可能性虽微,但必有值得香港借鉴的地方。

  没事也会变有事

  此文在强调香港银行体系稳健可靠、金管局防患未然之余,还提及内地与香港融合与日俱增,内银一旦出事,“防火墙”未必足以令其香港分支远离险地,若有两成存户前往提款,没事也会变有事。好一句“没事也会变有事”,可圈可点。

  不太健忘的读者应该记得,雷曼爆煲触发金融海啸不久,香港曾围绕应否引入百分百存款保障有过争论,特区政府原先态度犹豫,经过一番挣扎后,终于决定付诸实行,有效期两年。港府起初犹豫不决,原因也许就如上文所言,香港身经百战,在亚洲金融风暴以至负资产满街的动荡时期,银行体系仍稳如泰山,外围风浪再大亦毋须自乱阵脚,轻言押上公帑。

  然而,想不起是哪一天,有个存心恶作剧的家伙,通过手机发放本地一家华资银行财政不稳的谣言,一传十、十传百,连毕妈妈也打电话给老毕,查问她使用的那家钱庄是否安全,应否把钱转往规模大一些的银行。

  这个发生于数年前的例子,正是“若有两成存户前往提款,没事也会变有事”的港版真人秀。

  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在私人财产陷入险境时,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存户不理传闻真假,有理无理第一时间提走资金,与其责之以杞人忧天,不如承认那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理性行为。港府最终落实百分百存款保障,跟阻止存户于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之际,争相把资金调离中小型银行,“没事变有事”,老毕相信大有关系。

  至于欧洲“三巨头”的救助方案,对上台未足一个月的塞国新政府来说,须面对天大的两难:在58亿欧元集资目标一分不能少的前提下,降低或豁免小额存户税负,意味着存款大户(主要为境外人士)的“削发率”有必要相应提高。

  按照其中一个估算,2万欧元以下存款倘若免税,那么10万欧元以上存款的税率便得上调至15.26%,远高于征税计划首次提出时的9.9%水平。如此一来,小存户怨气未始不能平息,但一直把塞浦路斯视作资金停泊站的“金融世界黑手党”(The Mafia of Finance),却难保不会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以提走存款还以颜色。塞国政府的困局,在于老百姓小存户有选票在手,开罪不得;俄罗斯“黑帮大佬”的虎须同样捋之危险。难就难在,不踏出这一步,国际援助便无法到手,不出三个月,塞浦路斯便会陷入债务违约,该国早就资不抵债的银行体系濒临崩溃,更加不在话下。(不过意外的是,当地时间3月19日,塞浦路斯议会已经投票否决了这项向银行储户征税的方案。)

  渔翁得利

  却其实,俄罗斯资金流出塞浦路斯,早非今日始。塞国金融危机已酝酿了一段时间,前任政府去年6月已向“三巨头”寻求援助。俄罗斯有钱人另觅离岸资金停泊站,以减低对塞浦路斯的依赖,从去年起便已十分明显,当中最大的得益者,要数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大有一谈价值,原因有二:第一,与塞浦路斯和香港相似,拉脱维亚亦是细小、灵活而开放的经济体,虽未正式跻身欧元区(如无意外,明年加入),但货币早与欧元挂钩。自苏联时代起,该国一直扮演苏维埃帝国银行中心的角色。与塞浦路斯一样,拉脱维亚非居民存款占总存款比率约半,高于瑞士的43%水平。拉脱维亚亦经常与洗黑钱等非法活动扯上关系,乃联合国、美国和其他国际组织批评报告的常客,“罪名”包括协助不容于西方的非洲和中亚地区政权绕过国际制裁。

  第二,2008年金融海啸后,拉脱维亚楼市爆煲经济萧条,翌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救,自此厉行节约拼命紧缩,过去两年非但经济起死回生,增长冠绝欧盟(2011和2012年皆高于5%),且已于去年向IMF还清贷款,比原定日期早了三年。

  拉脱维亚紧缩之厉害,从一直只会嫌受助国经济调整未尽全力的IMF亦“于心不忍”,劝喻该国“适可而止”,不难窥一斑而知全豹。值得一提的是,自紧缩政策实行以来,拉脱维亚已举行过两次大选,政府皆能过关斩将连任,可见“瘦身”与政治自杀未必可以完全画上等号。

  拉脱维亚既是塞浦路斯落难的得益者,亦是紧缩路线与经济繁荣和政治认受性不一定反其道而行的罕有例子。这也许跟该国视加入欧元区为头等大事,民间早有共识,对紧日子带来的痛苦容忍度较高有关。英国卡梅伦政府坚持在紧缩路上走下去,相信是参考过拉脱维亚的成功例子后确立起来的信念。然而,拉国人民愿为加入欧元区勒紧裤头,英国人对是否留在欧盟亦可能交由全民公决,大不列颠“瘦”得起吗?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