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时数月的采访过程中,有多位采访对象对大鹏半岛的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定位颇为赞同,这也是大鹏新区的努力方向。
不过,大鹏半岛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却还不甚明晰。一个流传的说法是,大鹏半岛应向海南国际旅游岛看齐。笔者认为,就生态环境而言,两地可谓不相伯仲。笔者更愿意从发展条件出发,对两地做一些梳理。
首先,相比海南国际旅游岛,大鹏半岛具有不可比拟的投资优势。
以2012年为例,深圳市实现生产总值1.295万亿元,增长10%,而海南省仅有2855亿元,不及深圳市的四分之一。就财政收入来看,深圳市2012年全口径公共财政收入4502亿元,海南仅有409.4亿元。
有钱才能办事。大鹏半岛背靠深圳市雄厚的财力,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自不待言,密集进驻大鹏半岛的投资者,也是助推大鹏半岛的主要动力。
相比之下,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后,制约其旅游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钱的问题。无怪乎近几年,海南省政府的重点战略都是在推动工业发展,以“项目建设年”为推手做大经济总量,以期先壮大政府财力。
其次,大鹏半岛有着比海南国际旅游岛更为优越的本地市场。
众所周知,旅游度假区所依赖的市场,一为普通游客带来的人气,二为企业会展带来的收入。前者周期性强,后者对空间容量要求高。海南发展的问题正在于没有本地市场做为基础,外地普通游客的季节性流动,未能支撑起此地建设一个稳定的旅游度假产业 .
大鹏半岛的条件则完全不同,不仅深圳本地有着众多的企业,对会展需求巨大。在整个珠三角区域,也有众多的企业年会、会展在寻找地方。有据可证的是,2005年辉瑞公司决意在广东开年会,但找遍深圳广州,都没有能满足条件的区域,最后不得已改到东莞,分散至多个村镇开会。
不过,大鹏半岛要比肩海南国际旅游岛,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当其冲的,便是政策的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免签、免税等政策早已获批,大鹏半岛目前却只是提出设想,何时启动并无时间表。
这里面的核心是,大鹏半岛的保护与开发,该由谁来主导。如果希望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规划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由大鹏新区管委会主导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大鹏半岛还要做好规划。目前,《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规划》已进入最后的审议阶段,规划出台后,将成为指导大鹏半岛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但笔者也了解到,综合规划出台后,涉及到具体事务,如生态保护、旅游业发展等,还需要各部门再做细化。此间如何协调好各部门利益,将保护的定位贯彻下去,真正地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边界,更考验主管者的智慧。
毕竟,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赖以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大鹏半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