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对教材版本进行违规更换,或许与这些教材和教辅每年花销高达600亿元的市场有关。中国目前拥有的中小学生超过2亿人。
7月6日,央视报道称,海南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江门市教育局,违规对2013年秋季学期的中小学教材版本做了部分更换。7日,教育部在其官网上发布消息称,“要求两省教育部门立即处理”。
海南省教育厅一位相关官员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该省教育厅正在对“违规更换教材版本”一事进行整改,已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使用原教材。他们将执行教育部有关文件,纠正调整教材版本的不当做法。广东省教育厅表示,他们已“责成江门市教育局停止调整教材版本”。
教育部要求“为保证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2013年秋季学期各地仍沿用2012年使用的教材版本”。但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并不这么做。
广东江门强制要求当地180多所学校放弃正在使用的英语教材(仁爱版),反而选用只有当地10多所学校在用的另一种英语教材;而海南调整的教材版本,则涉及13个学科,其中义务教育调整11个学科,占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18个学科的60%。
海南省教育厅今年5月28日下发的通知《2013年秋季~2014年春季海南省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上如此要求:“经研究决定,对我省2013年秋季~2014年春季个别学科教学用书作适当调整。”
而这种“适当调整”,其涉及的科目范围,从高中的物理、生物,到初中的英语、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再到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13个。调整的办法由原来的三四个出版社调整到只在两家出版社中选择教材。
上述海南省教育厅的官员并没有解释这样做是基于哪些原因,但其承认,被曝光当天,教育厅已对此事进行会议研讨,对这种“适当调整”的做法进行修正。
江门市政府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江门市教育局对教材做更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说,《广东省2013年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拟公示目录(同步练习册-初中)》中不包含仁爱版的教辅材料,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地级市选用教材必须在所在省份公示的目录中进行选择,此外在“教材必须配备相应教辅”的前提下,致使仁爱版教材被排除在外。
央视在曝光此事时,批评这些教育部门缺乏常识。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教材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教材一旦选定,就应该保持它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否则就会损害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懂得的常识。”央视说。
6月19日,江门市一些中学的英语老师突然接到立刻到该市教育局去参加一个小时会议的通知。参与此次会议的老师们说,他们对于换教材一事毫不知情。但主持召开上述紧急会议的江门市教育局局长则坚持说,换教材“是一线老师说了算”。
一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违规更换教材版本的类似现象在其他省份亦有存在。
教育部表示将继续关注违规更换教材版本一事,以确保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原使用版本教材全部到位。
(责任编辑:DF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