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昨日发布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呈现低速增长,二季度进出口增速放缓。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9976.9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10528.2亿美元,增长10.4%;进口9448.7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1079.5亿美元,扩大58.5%。
其中,6月当月进出口数据17个月来首次出现“双降”。6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215.1亿美元,下降2%。其中出口1743.2亿美元,下降3.1%;进口1471.9亿美元,下降0.7%。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第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出现明显放缓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汇率、劳动力工资等出口成本持续上升,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出口难度,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底,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116.3,较去年年底已经升值了5.6%;此外贸易摩擦频发且多样化,我国的贸易环境出现了一些恶化。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一共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22起贸易救济调查。
解读
“外贸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水分”
“由于我国外管局近期发文规范‘香港一日游’和‘保税区一日游’的情况,对外贸易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水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记者,6月份进出口数据“缩水”需要综合分析。
由于我国外贸政策鼓励出口,出口企业可享受出口退税待遇,不少内地企业会将货物从内地“出口”到香港或“保税区”,然后再将货物进口,对港出口数据存在“水分”。数据显示,上半年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2066.5亿美元,增长40.2%。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内地对香港的出口统计从5月份开始基本恢复到正常。
(责任编辑:DF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