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19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超过半数的小微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问题,小微企业融资依然面临困难。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发布的《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及满意度调查报告》,通过2013年6月底至7月初对天津、辽宁、安徽、福建、四川、青海等十个省市的476家小微企业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其中有259家企业现阶段存在资金短缺。
调查显示,在2011-2012年度,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贷款的企业数超过一半,达到230户;从小微企业融资机构(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和其他类型机构贷款的企业各占约1/5。从总体上看,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仍首选从大中型银行贷款,银行仍然是小微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这与小微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一般观念并不完全一致。
尽管小微企业把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融资首选,但是大部分企业表示向银行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融资依然比较困难。受调查企业表示,这既有企业自身效益不好、缺少可以抵押或质押的财产、难以寻求到银行要求的担保条件和不了解融资贷款的流程等原因,也有银行方面在资产规模、信用等级等方面信贷准入条件过高、缺乏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业务流程设置不合理等因素。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荆林波建议,首先要明确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主体,鼓励民营银行、股份制银行的金融服务;银行应对市场进行细分,创新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并建立一支专业的人员队伍为小微企业服务;同时企业也不应过度指责银行,避免不合规合法的经营方式,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DF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