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幸福的桐乡,一直都是“栖凤之地”。勤奋的浙江桐乡人民栽下“梧桐树”,正引得浙商以及众多重大项目犹如凤凰一般纷至沓来……
全国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总投资45亿元的合众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桐乡;央企中国玻纤总部也正式从北京迁址桐乡。2015年新年第一天在香港主版上市的第一家公司来自桐乡……
“一业一网” 的桐乡梦
大到中国梦,小到桐乡梦。桐乡的梦,桐乡人民一直在勇敢地追。
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对桐乡有更高的期待,他说:“2015年,我们要拥抱新常态、绽放新优势,继续强化机遇意识、担当意识,布局全新的旅游业态和互联网产业,加快把桐乡建设成为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休闲名城、互联网智慧强市。”
今年2月10日,桐乡召开市委经济工作汇报会。卢跃东在会上强调,要充分聚焦“一业一网”两大机遇,切实抓好大整治、大转型、大招商“三件大事”,确保桐乡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桐乡的优势在哪里?卢跃东表示:“现在桐乡的优势与众不同,‘一业一网’的优势都具备。‘一业’就是旅游业,‘一网’就是互联网。”
追梦的人在赛跑,桐乡如箭在弦与时间在赛跑、与新一轮改革在赛跑……桐乡正在加速推进中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并牢牢把握“狠抓落实、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责任,把作风建设作为第一保障,坚持求真务实、勇于拼搏争先,努力开创桐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浙商创业创新的工作新局面。
桐乡全市形成各部门齐抓浙商回归的合力,也推动着浙商回归工作持续提升和发展,浙商回归的热潮为桐乡注入了创新精神和创造激情,为新常态下桐乡经济的转型升级增添了活力。
据桐乡市支持浙商创业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桐乡市浙商回归共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省外到位资金28.7亿元,资本回归到位资金8.7亿元,完成嘉兴年度目标107.5%,荣膺嘉兴市浙商回归工作一等奖。新引进浙商回归项目39个,结转项目22个,这61个项目均为重大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达358.5亿元。浙商回归实现了“满堂红”。
另据统计,2012年至今,桐乡浙商回归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75个,其中协议总投资超百亿元项目2个、10亿元以上15个。
桐乡成为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后,正在吸引着各类高端优质的互联网资源向桐乡集聚,“互联网+”进一步提升了桐乡市浙商回归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该区域发展的永续动力。今年3月,在桐乡市召开的工商强市暨互联网经济发展大会传出喜讯:17个合作协议(项目)成功签约,其中浙商回归项目占半壁江山,这标志着这些已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也将力挺桐乡互联网产业快速崛起。
浙商回归项目不断落地,同样让桐乡的旅游业风生水起。今年1月至6月,桐乡市共接待游客840.69万人次,同比增长8.44%;实现旅游收入84.95亿元,同比增长8.48%。
浙商项目投向旅游业
“‘一业驱动四化’的基调把握得更稳,‘旅游+互联网+X’的现代产业体系格局初现。”桐乡市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桐乡高桥镇,一个投资5亿元的旅游广场正在兴建,这个主打婚庆主题的广场不仅配套星级酒店,还有专供婚庆典礼的欧式建筑和草坪。“回归浙江投资,我看中的正是桐乡大兴旅游业蕴含的商机。”项目负责人何国明说。
作为首个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桐乡推动浙商回归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桐乡每年还设立6000万元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壮大与旅游相关的项目和企业。今年1月至6月,桐乡共引进浙商回归项目90个,省外到位资金25.77亿元,其中涉旅游项目占比超六成。
浙商回归项目落地,正在积聚和释放巨大的创新升级能量。6万平方米的医疗公园、1万个养老床位、60个班级的老年大学……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乌镇雅达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这个国内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模式最多样、规模容量最大的复合休闲健康养老主题园区已初现雏形。这个重点“浙商回归”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已吸引长三角地区众多消费者,截至目前,已销售养老住宅1221套。
在中国,房车一直都被视为汽车中的奢侈品。不过,随着一个个浙商回归项目的落地,房车贴上了桐乡标记。
2010年,浙商回归项目——浙江吉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落户桐乡,引爆了桐乡汽车产业,为其配套的一批汽车零配件企业也在桐乡“生根发芽”。
据了解,由“吉奥动力”牵头引进的省内首个休闲房车及城市特种改装车项目,总投资21.6亿元,规划建设产能达年产7万台休闲房车及城市特种改装车的生产基地。
同样让桐乡人民惊喜的是,另一家浙商回归企业——戴德实业总部项目也落户桐乡,出现了一个回归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抱团回归”效应。
2014年9月25日,浙江戴德隆翠汽车有限公司首批出口澳大利亚的拖挂式房车正式启程。这是浙江省首次将房车出口到海外,600台房车将分批出口。据悉,这个总投资21.6亿元、规划年产7万台休闲房车及城市特种改装车的“浙商回归”项目,自2013年落户桐乡经济开发区以来,按着既定的轨道投入、产出、发展。今年,在河北省北戴河碧螺塔酒吧公园房车营地,35辆崭新的隆翠“梧桐一号”R19款拖挂式房车一次性交付使用,成为目前国内市场房车单次采购最大的一笔订单。
据隆翠汽车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蔡玉兵介绍,公司目前采取先海外再国内的发展战略。企业将以桐乡为中心,打造中国房车制造之都。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拖挂式、自行式房车和高端特种车领域发展,坚持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其中,拖挂式房车以出口市场为主兼顾国内市场,自行式房车和高端特种车以国内市场为主兼顾出口。
2014年年底,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桐乡经济开发区就“合众新能源汽车项目”成功签约。自此,年产5万台的合众新能源汽车项目也正式落户桐乡,标志着桐乡市汽车产业迈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汽车产业整车生产是龙头,可以带动零部件产业集聚。”桐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桐乡市坚持走特色化与错位化汽车产业发展之路,积极打造“世界房车生产基地、中国房车制造之都”,随着房车、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落户,桐乡填补了没有整车生产的空白,并形成了集房车制造、配件生产、终端服务的行业产业链。
“一把手”感召浙商回归
“只有好的软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才能真正把浙商的心留住,实现由‘招我回归’向‘我要回归’转变。”桐乡市市长盛勇军说。
为打动浙商,桐乡“软硬兼施”。近年来,桐乡市出台了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以进一步凝聚和激发天下浙商的巨大能量,推动桐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截至目前,各部门为浙商回归出台的配套政策达32项。
“去年,全市推出了一揽子政策,在发展总部经济、加强品牌创建、优化金融服务、提高用地效率、优化发展环境等七大方面给予支持。”桐乡市合作交流办主任、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卢达民告诉记者,已出台的全市经济政策中加大了浙商创业创新政策支持力度。明确浙商直接回归项目,在原有鼓励类项目基础上,奖励力度再提高1个百分点,额度上限再提高100万元。同时,建立健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查通报和每月排名机制,营造良性竞争氛围。
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为了更好地向浙商提供心贴心的服务,桐乡市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桐乡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筹建成立了浙商回归服务中心,并创新建立了浙商回归网上服务平台,目前已有50多家企业加入服务平台,加强与项目企业的信息对接,进一步优化浙商服务环境。
按照政策,经认定属于浙商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以及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等浙商功能性机构的,享受融资、税费、资金奖励等优惠政策,同时,该类机构引进的人才享受职称评审、居住优惠等政策。
正在开工建设中的总投资1600万美元的金凯悦总部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金凯悦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顶级针织面料闻名的企业,公司总经理金建浩表示,作为浙商大军中的一员,公司的创业之路不能再走老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再扩张生产基地的意义不大,我需要开辟一个新天地,专门搞研发、搞设计以及开发客户,甚至是一个小型的专业市场。”金建浩说,桐乡为他实现梦想提供了一个好环境。在金凯悦总部附近,同样由浙商投资的美的浙江总部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董事长蒋建宁谈及三年前项目最终选择落户桐乡的原因,将其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指的是全球老龄化不断加速的趋势;“地利”不仅包括桐乡在长三角中优越的地理位置,还包括乌镇成熟的旅游产业配套;然而蒋建宁最看重的却是“人和”,“‘人和’说的是我们和桐乡各级政府的深厚感情。这8年来,我来桐乡的次数不下50次。桐乡市主要领导曾多次与我畅谈桐乡要打造旅游第一大县的战略目标,我被他们倾全市之力打造旅游业的激情所感动,愿意尽力与他们共同成就一番事业。”
和蒋建宁同样看重桐乡的,还有平安公司。该公司在长三角唯一布点的养生综合服务社区项目投资高达170亿元,是浙江省政府2012年“央企对接会”上最大的签约项目,如今,三年过去了,该项目顺利推进,现已进入销售阶段。
让浙商感动的是,市长直通车直接驶入各浙商回归重大项目进行现场办公,“没想到市长会带着工作组到我们工地来,将服务送上门。”桐乡市市长盛勇军带队在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项目的一次现场办公,让项目总经理曹琦至今难忘。总投资170亿元、总面积150万平方米的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项目是2012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省服务业重大项目,是桐乡继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启动之后,又一超百亿元的三产服务业项目。
用情和义感召浙商回归成为桐乡全市上下的统一认识和自觉行动。
今年,桐乡市正式出台市领导领衔浙商回归“1+2+10”责任清单,即“挂钩1家省外商会,盯引2个重大项目,服务推进10家浙商回归企业”。春节前后,该市党政“一把手”已走访了10家服务推进的浙商回归企业,下阶段还将采取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与省外商会的沟通联系,按照“挂图作战”和“精准盯引”的要求紧盯意向项目,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及时解决浙商回归项目在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从而全面推进浙商回归“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破难攻坚意识,实现项目的快速高效推进。
城镇一体统筹发展
201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桐乡市榜上有名,成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此次入选对桐乡来说是个宝贵的发展机遇,为桐乡正在努力打造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休闲名城、互联网智慧强市的目标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为桐乡市的“浙商回归”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2010年12月,崇福镇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开启了一段由“镇”到“城”的蜕变之旅。4年过去了,在去年的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中,崇福镇交出了一份历年来最精彩的答卷——在全省43个小城市培育对象中排名第6,比上年前进了5名。站在崇福镇名城广场销售中心时,一旁的项目施工现场,塔机林立,机器轰鸣,一个总投资额近10亿元、总占地面积超5万平方米的“浙商回归”项目呼之欲出。该项目的住宅部分预计今年10月交房,17层的酒店目前正在抓紧装修中。项目方表示,作为“浙商回归”项目,选择桐乡正是因为政府的实干精神。
濮院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因为羊毛衫,濮院出了名。改革开放以来,因毛针织产业发展壮大而获得“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毛衫第一市”等诸多荣誉称号。濮院镇在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中列第80位,在中国乡镇投资潜力500强中列第19位。
为进一步推进濮院城镇建设和毛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家级博览中心,树立世界毛衫时尚服饰标杆地位,由浙江华新实业集团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整合国内、国际毛针织产业资源,将在桐乡濮院建设“濮院·世界毛衫时尚服饰制造升级暨博览中心建设项目”。据悉,该项目总投超1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是省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预计2016年投入使用。
据了解,桐乡在浙商回归项目引进中,把浙商回归工程与未来产业的转型升级大项目相结合,瞄准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引领性、关键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高端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桐乡经济转型发展。
“要吸引浙商大项目,先要高起点打造大平台。”桐乡市相关领导告诉记者,根据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和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要求,该市各平台明确了主导发展产业招大引强。如桐乡经济开发区主攻新能源、新材料、机械汽配产业,濮院针织产业园区主攻纺针织及机械产业,崇福经济区主攻环保新材料及高档纺织(裘革)服装产业,高桥新区主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乌镇主攻旅游产业。
(责任编辑:DF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