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阳光校餐”试点工作交流暨动员会8月20日在北京举行。
据了解,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受全国营养办委托,建立“阳光校餐网”,旨在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综合、公开政策执行信息,及时展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就餐情况,监测地方物价和食品采购,分析学校供餐营养量达标情况,宣传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政策措施,交换国际和国内学生营养改善的经验,搭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和公众慈善捐赠平台,从而将这一民生工程打造为“放心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
财政的钱如何花到实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表示,过去大家时常探讨财政的钱怎样才能真正花好,但是缺乏真正有效的技术手段,而现在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实时传送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财政的钱能够花得更有绩效。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阳光校餐网”通过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手机“晒校餐”的方式,实时展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执行情况与效果。刘尚希认为,目前“阳光校餐”项目已经实现了学生吃了什么等“事”的透明,但是钱从哪里来,钱的使用、分配、管理以及这些钱如何用来采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透明度和公开性。
据了解,“阳光校餐网”于2015年5月开始试运行。分布于5省区的20个县为首批试点县。这20个县的近1800所学校参加“阳光校餐”试点工作,共覆盖约70万农村学生。会议上,来自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批试点县代表总结了几个月以来营养计划“阳光校餐”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基金会计划于2015年10月,将“阳光校餐”试点工作扩展至100个县,于2016年3月扩展至680个县。
(责任编辑:DF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