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全球复苏的道路上,亚洲的角色难以轻视。但是作为全球增长的引领者,亚洲也在寻找一条转型之路。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以“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在论坛闭幕时说,当前对于亚洲国家而言,没有任何其他问题比发展的问题更重要。
但亚洲的发展不再追求速度,开始更加重视数量。一位出席论坛讨论的代表用“量化质量”来形容对增长速度质量的重视。
“亚洲基础设施合作倡议”
“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亚洲发展同其他各大洲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有数字显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五年时间里,亚洲地区贡献了全球增长总量的三分之二。
在8日关于“全球复苏与亚洲的共同发展”的分论坛讨论中,中国国务院前副总理、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提出“亚洲基础设施合作倡议”,并建议为此建立专门的多边投融资平台。
他说,亚洲各国面临着保增长与调结构的两难困境。“这两大难题的交汇点是什么呢?扩大投资,加快设施建设。”
他举例说泰国政府正计划以港口、轨道系统建设、公路网建设来加强基础设施;印尼政府也计划2013年把公共开支提高到GDP支出的15%;菲律宾政府计划在2013年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提高到19%;印尼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先的事务;目前中国也正在推动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原高级副行长林毅夫也在博鳌论坛期间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仍将由投资来驱动,而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将是投资驱动力的两大组成部分。
“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的企业会从中受益。”全球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董事总经理Ivo Naunman对本报表示。
亚洲增速放缓
亚洲在过去几年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但如今经济减速的阴霾也开始笼罩在亚洲上空。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史蒂芬·格罗夫(Stephen Groff)对本报表示:“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亚洲增长动力的再平衡,这种再平衡还将继续。但在未来几年,我们对继续看到缓慢的增长感到乐观。”他表示虽然亚洲增长的平均速度相比过去放缓,但这对于全球复苏,这也足够重要了。
“我们要更多更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中投公司监事长金立群说。他认为,中国将在改善增长质量上付出更多努力,而不是它的速度和数量,他将这形容为“量化质量”。“欧元区、美国要考虑速度的问题,在中国我们是要使我们的质量增长得以扩大,要使我们的空气、水、医疗服务、教育等等都要量化。”
但在亚洲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种种不确定性。经合组织副秘书长包润石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亚洲发展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各国国内改革的步伐,每个国家是否能够实现需要进行的改革。“过去我们通常会说是增长和发展的步伐,现在已经不再是最大的因素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如何发展国内需求,以及它们如何进行改革。”他说。
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
8日在博鳌会见中外企业家代表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将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当天,习近平与来自美国、澳大利亚 、泰国、日本 、韩国 、瑞典和中国等地的企业家举行座谈会。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向本报记者介绍,秘书处推荐了参与座谈的企业家代表名单。他说:“这主要是考虑到地域的代表性,大概三分之一是中国企业,三分之一是欧美企业,还有三分之一是亚洲其他国家。”
一共有6名企业家在座谈会上得到了发言机会,其中包括美国百事公司总裁阿卜杜拉、澳大利亚福蒂斯丘金属集团董事长福利斯特、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国民 、日本邮船集团董事长宫原耕治、瑞典沃尔沃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佩森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魏家福 .
“以前的领导人会见企业家,可能就是转圈、照相,坐下来,大家发言交流是第一次。”周文重说。
在座谈会上,美国百事公司总裁阿卜杜拉表示希望中国政府继续扩大开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外商在农业、绿色经济等领域扩大投资,为外资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习近平则在听取企业家发言后说,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希望外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