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有关美国“两房”私有化问题的争执日益激烈,而沉默了五年之久的“两房”股东们也开始选择在此时将不满情绪宣泄。
根据彭博社消息,美国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房利美(FNMA))和房地美(FMCC)股东已就美国政府2008年接管这两家公司之举对其发起诉讼,称此举并不合法并摧毁了股东价值。
这项股东欲寻求410亿美元赔偿的诉讼案是代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警察退休系统、一家西雅图银行以及一名个人股东向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联邦申诉法庭提起的。原告律师称,“两房”公司的意愿是为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提供大规模的流动性,这对房地产市场和整个美国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政府控制两个公司以确保其产生上述影响,但忽略了股东们所损失的权利和经济价值。
金融服务公司Guggenheim Securities的政策分析师Jaret Seiberg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这项410亿美元的诉讼对美国政府与房利美和房地美达成的一项协议修正案提出质疑,该修正案强迫这两家公司将全部利润都移交给美国财政部,而不是采用此前的架构,即要求这两家公司向财政部派发10%的股息。
实际上,2008年遭重创的“两房”一度濒临破产,为挽救房地产市场,美国政府开始接管“两房”,并先后注资近1900亿美元对这两家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提供救助。按照最新救助条款规定,“两房”需要将盈利全部上缴美国财政部作为股息。这也意味着两房股东的原有权益严重受损。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反弹,这两家公司的利润也创下了新的纪录。有市场分析人士称,两家公司已经开始盈利并预计将长期“有利可图”,所以有很多投资者认为美国政府当年的拯救条款不公平,希望美国政府日后有可能会允许两房将其拥有的优先股和权证购回。与此同时,包括美国对冲基金在内的许多投资者开始重燃对“两房”的兴趣,纷纷购入两房优先股股票,一度哄抬公司股价,并不断游说国会力推两房“独立”。
不过有分析师认为,虽然此次诉讼案的原告可能值得同情,但法庭不太可能支持他们的立场。此外,有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已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处理“纳税人所拥有”的房屋抵押贷款巨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