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资本加速从新兴市场撤离,土耳其、阿根廷、俄罗斯等新兴国家货币出现暴跌,全球股市也受到牵连,多个新兴市场央行紧急对市场进行了干预。这是继2013年夏天新兴市场货币遭遇“大屠杀”之后的又一次“大浩劫”。而这两次货币“大劫难”,国际社会认为主要是美联储QE退出政策惹的祸。2月1日,耶伦正式接任美联储主席,成为美联储首位女性掌门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各界比较关注的是,身为“鸽派”的耶伦,在上任后将会如何继承或改变其前任伯南克8年任期内的“遗产”。眼下的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暴跌,实际上也是给这位女主席一个警醒,让她在QE退出速度上应有所把控。不过,笔者认为,从战略上讲,国际货币体系应加速变革,全球金融不应再随美联储QE退出波动。
预计整个2014年,若美联储退出QE的政策贯穿全年,将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QE削减预期继续影响股市、汇市。步入2014年,主要股指与美元指数的负相关走势再现。在进入新年1月份,截至目前美元指数已大幅上涨1.45%。由于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增长将超过欧洲和其他地区,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美国,令美元重获支撑。尽管1月17日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不佳,但美元不仅未走弱,反而大幅上涨并刷新81.30的阶段新高,美联储逐步退出QE料将成为2014年汇市重要大环境,美元走强也已经深入人心。而且,预计在未来将会召开的几次政策会议上,将考虑进一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的计划。这些因素都将大大提振美元走势。
其次,美联储逐步停止资产购买行为将会降低市场对长期国债和机构MBS的需求,从而抬升美国的实际长期利率,进而一定程度上增加美国企业的融资成本和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同时,将加速国际资本向美国的流动,给其他经济体、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资本外流的冲击,可能削弱其经济增长的资金助力;还有,将进一步夯实强势美元的基础,并由此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会出现本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的状况,爆发局部货币危机的可能性有所上升;另外,将对其他经济体的货币当局产生示范效应,全球货币政策博弈将更趋复杂,全球流动性大幅宽松的局面或将发生变化。
第三,耶伦继任或对QE退出持柔性态度。当前,面对美国劳动市场复苏缓慢,今年2月初耶伦上任后最重要且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引导设置政策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收购债券上逐步退场,方式方法上的差异,将会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不一样的后果。
第四,201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将对发达经济体日益分化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日前,多家机构发布预测报告表示,2014年,美国、英国、欧元区及日本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将会从此前基本一致的宽松基调逐渐分道扬镳。比如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回升,美联储缩减QE将会持续。不过,为防止市场出现过大波动或可能的通缩迹象,美联储会将利率继续维持在纪录低点;而英国央行或将会设法阻止房市过热引发房地产泡沫,不排除年内会适时推出加息措施的可能;欧元区由于面临通缩风险,加之欧债危机还远未结束,更难言强劲复苏。而日本政府2014年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经济复苏,为此,预计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未来一个时期仍将以宽松货币政策为主基调,对抗过低的通胀水平和脆弱的复苏。尽管如此,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将对发达经济体日益分化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第五,美联储退出QE给新兴经济体造成的影响明显大于发达经济体,关于这方面,近期新兴市场货币的剧烈波动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国际资本因QE退出回流美国的趋势将是持续性的,并非短期的一时进出,这将从资本市场、流动性等多个方面给增速普遍放缓的新兴经济体带来压力。尤其是那些对外资依赖程度较高、资源出口型的新兴经济体有必要高度重视美联储的下一步动向,提早做出预案,冷静加以应对。
笔者认为,2014年,在全球经济立足未稳的环境下,全球央行最明智的做法要数前瞻性货币政策了。自2007-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的央行向金融体系注入巨额流动性,随着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央行逐步缩减货币刺激,央行的前瞻性指引将成为2014年货币政策的主要关注焦点。就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与其被动受美联储的政策牵制,不如主动出击,尽早改变这种窘况。毫无疑问,自由经济及对美的依赖,令新兴经济体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但独立、各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也受到严重侵蚀,固化在国际分工“微笑曲线”的低端,致使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缓慢,地区发展失衡加速,两极分化加剧,有些国家甚至还面临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因此,新的形势下,新兴市场经济体摆脱对美的经济依赖就越发显得重要。这里最具有战略性的举措就是尽快扭转近期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的经济与货币走势恶化的局面。更重要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尤其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让中国的人民币提早加入特别提款权(SDR)。新的一年,中国还应稳步推出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增加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融资以及人民币境外交易等,通过这些路径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尽快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以此形成和增强国际货币间的竞争格局,从而逐步摆脱美元的约束并最终摆脱对美联储QE政策的依赖。
(责任编辑:DF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