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外 >> 浏览文章

系统化评估地缘政治风险的框架

2014-4-25 7:30:02东方财富 【字体:

  [ 2014年地缘政治风险已上升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核心风险,而地缘政治动荡频发不仅是阶段性现象,更是长期趋势。因此,以同一标尺系统化评估每一个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等级十分必要 ]

  在4月15日的本专栏文章《系统化评估地缘政治风险》中,笔者强调,2014年地缘政治风险已上升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核心风险,而地缘政治动荡频发不仅是阶段性现象,更是长期趋势。因此,以同一标尺系统化评估每一个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等级十分必要。

  前文已经介绍了评估地缘政治风险的框架思路,本文将进一步介绍框架细节,即如何评估地缘政治动荡的政治冲击、经济冲击和金融冲击。

  评估政治冲击

  地缘政治动荡能造成多大的政治冲击,取决于四个因素:动荡区域的政治脆弱性、地缘政治动荡所属长期冲突的级别、地缘政治动荡的危险性和重要性。

  首先,政治脆弱性的产生根源非常复杂,与一国特定的历史经历、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党派关系和政治氛围等因素都有关联。政治脆弱性不仅表现为静态的政治风险暴露情况,还表现为动态的政治风险变化趋势。因此,评估动荡地区的政治脆弱性,具体分为三步:一是评价静态的政治脆弱性,依据EIU(经济学人智库)给出的国别政治风险指数,给地缘政治动荡发生国打分;二是依据政治脆弱性的动态变化进行打分调整;三是针对地缘政治动荡发生国不止一个的情况,给每个发生国各自进行前两步评分,再加权综合,形成最终评分。

  其次,地缘政治动荡背后所反映的长期政治冲突不同,其产生的政治冲击也会有所差异。

  再次,某一地缘政治动荡的表现形式越是激烈,越是具有对抗性,其危险性也就越大。笔者参考政治学中对“政治冲突”的分类,根据国际地缘政治动荡危险性高于国内动荡、使用暴力的地缘政治动荡危险高于不使用暴力的动荡、预期外的地缘政治动荡危险性高于预期内动荡的原则,将不同类型的地缘政治动荡分为危险性由高到低的五类:局部战争、武装政变和严重的主权对抗;恐怖袭击、武装冲突和一般性主权摩擦;政局非自然更迭、动武威胁和宗教事件;政局自然更迭、政治丑闻和轻度主权争议;大规模游行示威、政局不稳和其他表现形式的地缘政治动荡。

  此外,地缘政治动荡发生和涉及的国家越多,这些国家在地区和全球的政治影响力越大,这一地缘政治动荡就越具有系统重要性,其产生的政治冲击就越大。对主权国家重要性的评价,笔者主要参考了索尔·科恩的经典著作《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利用国家权力大小排名,可以对地缘政治动荡的重要性进行经验评估。

  评估经济冲击

  在地缘政治动荡的政治冲击大小已经确定的背景下,其经济冲击的大小取决于动荡区域的经济脆弱度、经济影响力、资源影响力和经济冲击传染性四个因素。

  首先,经济脆弱性是动荡区域经济体制结构“易受伤害”的程度,经济脆弱性的产生,和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增长路径、增长方式、增长结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因素都有关联。经济脆弱性也体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前者指经济脆弱性的当前水平,后者指经济脆弱性的变化态势。因此,评估动荡地区的政治脆弱性,也分为类似于评估政治脆弱性的三步,不过基础数据是EIU给出的国别经济结构风险指数。

  其次,经济冲击大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动荡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根据IMF的数据,2013年,GDP全球占比超过10%的仅中美两个;处于5%~10%区间的只有印度和日本;处于2%~5%区间的是德国、俄罗斯、巴西、英国、法国、墨西哥和意大利等七个经济体;处于1%~2%区间的则是韩国、加拿大、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澳大利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中国台湾等九个经济体;剩下165个有统计数据的经济体均低于1%。经济影响力打分的依据就是地缘政治动荡直接发生地的所有经济体的GDP规模全球占比之和。

  再次,能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经济大国往往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未必是能源供给大国。地缘政治动荡经济冲击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动荡区域在全球能源供给中的整体地位,即动荡区域的能源影响力。地缘政治动荡直接发生地所有经济体的能源总产量(世界银行数据)大小是评估资源影响力的数据基础。

  此外,影响经济冲击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从中心向外扩散的难易度,即传染性。为避免重复估算,在评估冲击传染性的时候,不考察一国外贸规模的全球占比,而主要考察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1年,全球贸易总量占全球GDP比重为61.01%,笔者以此为中位标准评估动荡区域的经济冲击传染性。

  评估金融冲击

  金融冲击的大小取决于动荡区域的金融脆弱度、市场影响力、金融冲击传染性以及动荡带来的市场恐慌度四个因素。

  首先,决定金融冲击大小的是金融脆弱度。和经济脆弱性类似,金融脆弱性也体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前者指金融脆弱性的当前水平,后者指金融脆弱性的变化态势。评估动荡地区的金融脆弱性,也和评估政治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一样,具体分为三步,数据基础则为EIU给出的国别货币风险指数和银行风险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其次,动荡地区的金融影响力越大,地缘政治动荡造成的金融冲击就相应越大。金融影响力主要表现为金融实力、金融市场规模、主权货币地位、货币政策外溢性等方面。由于金融实力和金融市场规模很大程度上是和经济规模正相关的,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评估,笔者在评价金融影响力的时候尽量回避“规模”上的考虑,将评价重点放在比较“地位”上。货币地位是金融影响力的重要体现,综合BIS、IMF的权威数据和蒙代尔等经济学家的研究,全球货币地位可以分为五档: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巴西里尔;其他货币。

  再次,地缘政治动荡可以通过影响市场情绪对国际金融市场走势产生明显干扰。这里,根据市场常用的VIX指数(波动率指数)的变化来评估政治动荡带来的市场恐慌度。

  此外,影响金融冲击传染性的重要因素是金融开放性。虽然目前有一些学术研究以定量方法测算一国金融开放性,但测算方法较为复杂,且结果尚不具有稳定性,也未得到理论界和政策层的普遍认可。有鉴于此,这里笔者使用定性方法来评估动荡区域的金融冲击传染性。一国金融开放包含五个领域的内容:银行业开放、资本市场开放、货币政策建立以货币互换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协调机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和实现货币完全可兑换。处于金融开放不同阶段的国家,五个领域的推进程度也有所不同,由此确定评估动荡地区金融开放性的经验规则。

  在逐步评估了政治冲击、经济冲击和金融冲击之后,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等级也就可以合成计算得出了。为说明地缘政治动荡评估体系的现实应用,以乌克兰危机当前状态为例(同一个危机在不同阶段的打分是不一样的),打分结果直观显示为附表。从结果看,目前乌克兰危机的整体风险等级为3,尚未造成全球性恐慌和混乱;但只要接下来乌克兰危机再进一步升级或市场恐慌情绪显著加剧,那么,整体风险等级的整数评分将从3上升到4,因此值得警惕。

(责任编辑:DF126)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